江泽飞教授访谈记录: 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理想与现实
2015/9/22 中国医学论坛报

9月19日在CSCO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卫星会上,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就“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理想与现实”进行了报告。在报告中,他不仅回顾了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进展,而且对中国乳腺癌靶向治疗调查的初步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整个报告学术严谨,同时又不失风趣和幽默,使与会者获益匪浅。
报告会结束后,江泽飞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针对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精彩回答,下面整理采访内容与读者分享。

江泽飞教授
Q1就目前的数据看,我国乳腺癌治疗的规范及标准化仍有很大改善空间,而当前精准医疗大热,您认为这两者哪个才是解决我国当前问题的主要矛盾?
江泽飞教授:用个形象的比喻,现实中有胖人,也有瘦人。有人过于丰满,需要减肥,而有人则太过于骨感,需要营养健康。医疗也不例外,在我们走向精准医疗时代的过程中,标准同样极其重要,没有标准,何来精准。精准医学应该说是当前的一个方向,是一个概念。就像个体化医疗一样,如果说,我们的临床医生手术做得不标准,基本用药也没有按照指南与规范来用,莫谈精准医学。
但要指出,在我国,也需要适当走在历史的前沿。从今年CSCO精准医疗专场可以看出,在这个领域中国专家不落后,而且真的走得比较快,至少不晚于国际。我们不能总像曲妥珠单抗一样,国外用了十多年后才进入中国;现在T-DM1在国外已经进入了二线治疗,我国目前还没有。因此,需要强调,我们需要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要个体化,在个体化的前提下要做好更多的精准预测,正像胖的要减肥,瘦的要增加营养,规范与精准,我们都需要。
Q2精准医疗,就是要给予患者更加准确的个体化治疗。目前,乳腺癌患者靶向辅助治疗的标准是曲妥珠单抗1年,这是否也要根据不同人群区别对待?
江泽飞教授:这才是目前为什么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均倡导精准医学的真正原因。无论国情如何,政府都希望把国家的医疗支出用在有效的治疗上,希望把更精确的医疗保障做好。但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现实的办法只能找群体对照,选取平均数。
但精准医疗希望能做到阴中找阳、阳中找阴。阴中找阳,就是在与群体的比较中即使没有表现出差异,但这种治疗或许对其中一部分患者十分有效;反之即为阳中找阴。而不像现在,患者治疗要尝试一线、二线、三线治疗,有时甚至在用到四线、五线,最终结果可能还是没有疗效。在未来,希望从精准医疗出发,能对疗效进行准确预测,有效的坚持治疗,无效的提前离开或者等候。这样对于患者和国家都是好的。
Q3您认为实现精准医疗需要哪些关键步骤?
江泽飞教授:关键问题是检测技术的标准化,检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另外一点,精准有余,医疗不足。目前临床可以测靶点,但是可用的产品不多。虽然当前有多个已知靶点,但是临床没有可用于抑制这个靶点的药物。因此,要实现精确,同时也要有更多新的产品。
Q4对于目前乳腺癌诊疗不规范的原因,也有部分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有关,对此您如何看待?
江泽飞教授:这个很重要,现在所有HER2阳性的病人通过教育都知道要进行抗HER2治疗,且有些病人希望重新检测HER2,这都是患者教育的成果。同时,患者教育不仅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教育,还包括了患者对患者的教育和患者的自我教育。当有一群病人对一种治疗长期获益的时候,会对别的病人影响很大,这种教育是循环教育,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受用的。
至于如何才能使患者教育更加彻底,就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就像我们这个学术大会可能只有一千人听,但是媒体宣传,通过媒体的影响力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学习。如果精准的诊断带来精准的医疗可以解决相当多病人的生存问题,媒体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