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儿科医生荒”的破解之道......
2016/3/3 中国医学论坛报

    

     针对全国多地出现儿科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多位政协委员提出要尊重并呵护现有儿科医护队伍,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行业吸引力,引入社会资本来加大儿科医疗服务供应。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认为,目前的“儿科医生荒”是整体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到某一阶段爆发出来的一个现象,实际上还是改革不到位的体现。

     “如果儿科职业风险高、负担重、待遇低、医患矛盾多的现状不改善,人们为什么要选择作儿科医生?就算学了这个专业,日后也会改行。”蔡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儿科医护行业的吸引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在提案中建议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儿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完全学科发展史和学科体系的事实,尊重和呵护现有儿科医护人员,多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同时对于愿意从事儿科事业的优秀人才在医院和医学院招录时不是“降低门槛”而是“优先录取”,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自豪感。

     此外,考虑到儿科医生在病人身上花费的时间、耐心和精力都要比成人多得多,丁洁建议适当上调儿童诊疗费,增加的部分通过扩大儿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等措施来弥补,同时制订针对儿童医院、设有儿科的综合性医院的专门补偿机制,缓解当前儿科“亏本经营”的窘境。

     对于卫计委近期决定扩大儿科医学生招生规模的做法,丁洁认为,长远看这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毕竟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8-10年,眼下更重要的是稳定现有儿科队伍,减少人才流失。 (据新华社)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新华社发文关注“儿科医生荒” 政协委员建言破解“儿科医生荒”

     分享是一种生活态度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看看您与同行间的交流指数!完成问卷,即可获得价值298元的中国医学论坛报数字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