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跟这种能力比起来,情商和智商都不重要了!
2016/9/13 特丽洁健康家

    

     最近的徐玉玉事件,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这些年屡屡发生的有孩子因为受不了压力、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寻短见的事情,或者因为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儿就离家出走、一蹶不振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每发生一次,就有一个家庭深陷苦难。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就如李嘉诚那句话,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情商、智商固然重要,但都不如培养孩子面对逆境、承受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重要,也就是现在越来越被重视的——逆商

    

     防微杜渐,告诉孩子挫折和逆境,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很多人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经不住事儿。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把一件事情的后果无限放大,也把自己逼近了死胡同。

     最常见的经不住事儿的孩子,就是从小被保护得特别好的那种。这些孩子往往从小深受宠溺,自身条件好又相对优秀,心高气傲一些。在这些孩子看来,亲人偶尔的几句重话已经是承受力的极限了,当有一天失去庇护,面对复杂又真实的社会,面对变幻无常的世事,最容易出现问题。

     还有一种心理承受力堪忧的孩子则生活在另一个极端,他们从小一直处在被伤害的状态。父亲母亲常会跟孩子说,“考那么点分,怎么好意思回家?”;“闯了这么大的祸,还有脸哭?”;“这种错误还能犯,看起来你一辈子也没多大出息了”……有父母管这种做法叫“挫折教育”,有父母管这种做法叫“激将法”,认为这样才能逼出孩子的潜能。

    

     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让他脱离开这些过度的保护和过度的压力,让他了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们不必告诉孩子们,他未来可能会因为课程难度的加深而成绩突然下滑;可能会因为几分之差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可能会被上司和同事排挤……

     但是我们可以在孩子每次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告诉他,只要心怀希望,只要去动脑筋去努力改变,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也从来都是天无绝人之路。

     挫折和逆境,本身就是成长必经的一部分。告诉孩子们,要把眼光放长远,凡事往好处去看,往大处去想。格局开阔了,人生就开阔了。

    

     言传身教,传递给孩子希望与丰盛。

     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的是来自于大人的。他们不仅倾听父母、老师告诉他的道理,也时刻留意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你传递给孩子什么,孩子身上就能收获什么。

     父母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孩子多半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境。生活中有很多出身贫寒但成就斐然的人,他们都有一个懂得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希望的家人。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曾经说,是自己的母亲和外祖母一直在鼓励她,告诉她不必害怕与众不同,遇见想去争取的,就大胆去争取。

     相比之下,有的父母则会选择把自己的负能量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孩子。“我每天累死累活的,回来还要管你”,“又想要零花钱,我是欠你的吗?”,“成天钱钱的。我赚钱容易吗?”,“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点心”……这些话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还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很强的挫败感。

     当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是家庭的累赘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对抗困难时,就会缺乏底气,不敢尝试,不敢改变,不敢拼,不敢闯。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成功。

    

     雪中送炭,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他强有力的支持。

     很多悲剧的发生,都跟孩子害怕受到父母责罚有关。在孩子遭遇挫折时,是拉他一把,还是让他感到绝望,产生的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应该选择怎样做。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爱着,孩子就会更加安心,这种安心往往能保护他们免于去“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

     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在2016年在伯克利大学的毕业演讲词中说道:最终塑造我们的,是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光,而非浮名虚利。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我们记忆深处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日后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告诉孩子,每个人真正强大起来都要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的日子。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撑,所有情绪可能都只有自己知道。但只要咬牙撑过去,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其实,我们虽是成人,又何尝不需要提高自己的逆商呢?面对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很多成年人也常常把自己逼向死角。风在吹,云在走,生活要么暴风骤雨,要么风和日丽,阴霾总会有消散的时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特丽洁健康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