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逼格」之高,足以震撼你的心灵
2016/5/31 独立鱼电影

     阿彼察邦一直都是「高逼格」导演的代名词。

     他的电影再冗长嗜睡,也会让你无数次的惊醒。

     而这位哥伦比亚新锐导演,身上也有这种潜质。

     他就是——

     希罗·盖拉

    

    


     2009年,29岁的他,凭借《风的旅程》一鸣惊人

    

     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获得罗马城市奖。

     去年他的《蛇之拥抱》,再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双周单元。

    

     并且在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入围了最佳外语片。

     这也是哥伦比亚第一部入围奥斯卡的影片。

     烂番茄新鲜度99%

    

     比今年的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都要高。

    

     《Boston Globe》评价这部电影:

     影片中有超现实的概念,蛇就如同河流,吞噬着我们每个人。

    

     《Chicaog Reader》评价:

     这是一部惊人的历史剧。

    

     电影根据两本探险日记改编而来。

     第一本是1909年德国科学家的探险日记;

     而另一本则是1941年美国植物学家的日记。

     鱼叔先从第一本日记说起。

     在1909年的亚马逊丛林。

     一位德国科学家因为患上了一种怪病,只有一种神秘的植物才能治好他的病。

     为此,他寻求了印第安巫医的帮助。

    

     一个白人,一个印第安人。

     他们的身份,造成了第一层冲突。

     印第安巫医对德国科学家,有着天生的抗拒。

     在他看来,白人一手摧毁了印第安文化。

     但因为这位德国科学家知道他失散族人的下落

     所以不得不和他同行。

    

     一边帮科学家找植物,一边借助科学家寻找族人。

     但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他们时常起冲突。

     巫医认为白人的科学,只会带来暴力。

    

     另一方面,科学家不想给当地人罗盘,因为他担心当地人会获得用风向和星星识别方向的技能。

     但巫医认为,任何人都有获得知识的权力

    

     甚至愤怒的进行人生攻击——

     “你不懂,因为你是白人。”

    

     最后,当巫医找到族人,却发现——

     自己的族人已经不再守护印第安文化。

     被彻底的招安了。

     他隆重的穿上印第安服饰时,却被大肆的嘲笑了。

    

     冲突之后,他最后忍无可忍的烧了那颗神秘的植物,使德国科学家的怪病得不到医治。

     这间接害死了德国科学家。

     于是,巫医陷入了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守护的是什么,还背负上了一条人命。

    

     三十年后。

     也就是1941年,第二本日记的故事开始。

     美国植物学家在一本书上,看到了那种神秘的植物。

     于是他也来到了丛林中,找到了这位巫医。

    

     此时的巫医已经老了。

     可当年的事情,在他的心中迟迟挥散不去。

     他将美国植物学家当成是德国科学家的转世

    

     于是。

     他们再次踏上了寻找的道路。

     巧妙的是,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双线叙事

     两个故事线同时进行,就像平行宇宙一般。

     却在某种程度上,又连在了一块。

    

     1909年时,哥伦比亚人看中了亚马逊丛林中的橡胶。

     他们无限量的采集,将印第安人使唤为奴隶。

     一旦没有采集到标准,印第安人就将面临无尽的鞭打。

     1941年,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善

     甚至愈演愈烈。

    

     1909年,他们路过了一处教堂。

     这里生活着印第安人的孩子。

    

     他们衣不蔽体,因为一出生就被殖民者认为是恶魔。

     所以他们需要被净化灵魂。

     当时,这些孩子还只是每天晚上被鞭打,被洗脑。

    

     而在1941年,已经演变成了自我鞭打。

     以及被要求自杀,来「洗涤自身」。

    

     为了表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峙,导演特地选用了黑白影调

     使得大多时候影片昏暗、沉重,就像在黑夜中摸索前进。

     却又暗藏着强烈的冲突

     除了黑白影调的视觉冲突,导演还加入了一些隐喻。

     影片开头出现盘踞的蛇,像河流,蜿蜒的包围着整个亚马逊。

    

     而最后的豹子,又象征了入侵原始文化的白人。

    

     印第安人在被文化侵入时,丢失了自我身份;

     白人在摸索自然时,也不可避免的自我迷茫。

     同样讲述南美文化的电影,一定绕不开「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赫尔佐格的《路上行舟》

     为了达成自己建歌剧的愿望,他决定前往丛林中收割树胶。

    

     《路上行舟》中,印第安文明被彻底终结。

     丛林中的主人已经更新换代。

     而原来的主人要么成为了奴隶,要么躲进了丛林最深处。

     这部《蛇之拥抱》更像是一曲挽歌

    

     最后,印第安巫师面前,出现了魔幻的奇观镜头。

     像是生命的起源。

     文明一直在往前走,但这背后埋葬了多少其它文化。

     最无奈的莫过于影片所说的:

     如果不让白人学会我们的知识,那我们就完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独立鱼电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