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您救我,所以我活着!
2015/6/3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64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焦桂琴⊙ 编辑/王超 ⊙ 校对/居业、党卫阁

     导读:这是一封患者写给医生的信,这封信让我们看见了这个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种医患关系,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能不能做到像潘医生那样,对患者不计诊费,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地付出?医者仁心,潘医生是我们的榜样。

     因为您救我,所以我活着!

     ——献给营口市某医院内四科主任潘医生

     和世人所有人一样,生命是父母给的,可是我却与众不同,潘医生,是您多次救我,才使我活到现在。

     记得那年,当辽河两岸的苇叶可以包粽子时,我的鼻子开始不通气了,半边脸也开始肿了起来,开始医生以为是息肉,可是后来我的右眼开始失明,父母忙把我带到沈阳医大做进一步诊治。

     在医大五官科门诊部,女教授那关切的目光里,充满了慈爱与同情,她告诉我,我患的病被确诊为“威格诺氏肉芽肿”对医学知识一点都不懂的我一脸茫然,也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1992年,我因病情恶化,住进了抢救室,肺结节性坏死,血压200/150,尿蛋白3个加号,由四肢关节痛发展到内脏痛,并伴有严重贫血及皮下出血,脾大四指,这些病证让我奄奄一息,也让我从此认识了您——潘主任,也从此开始了您对我长达近二十年的救治。

     为了治愈我的病和减少化疗对我身体的伤害,您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二个多月的汤药啊,每一付都凝聚着您的智慧与心血。

     当我病愈出院时,硬是送您100元钱,可您却托我的一个病友给我送了回来,当他问您为什么时,您说:“视患者为上帝!”

     从此我知道了您有一颗菩萨般的心。

     出院后您从家里给我拿来了十几棵人参,为气血两亏的我补身体,颗颗人参啊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医者父母心。

     从此半年内的每个星期一上午,一个面如满月,头发脱落,一走三喘的我,便准时出现在内四科的走廊里,接受您的义务诊治,同时我也发现您的一个秘密,那走廊里还有很多患者同我一样,都是在等待您的诊治。

     不到四十岁的您头上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知道其中的几根,是为我而累白的。

     2005年的冬天可真冷,北风无情地把大雪一场场撒向大地,随着气温的降低,严加防范的我终于感冒了,当人们愉快地迎接新年时,我吐血了,鲜红的血液与飞舞的雪花相映,美丽而凄惨。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旧病复发了。

     在您的资助下,我又住进了内四科,在温暖如春的病房里,您和医护人员在为我忙碌着。

     天花板下,日光灯在静静地看滴滴药液流进我的血管里,似乎在等待着奇迹地发生。

     天上的星星在闪闪地眨着眼睛,它一定是在为我高兴,因为我遇到了好医院里的好医生。

     它一定是看到了潘主任在为我、为其他患者加班,一定是看到了潘主任在查资料,在与其他医生研究患者病情与治疗方案,也一定是看到了潘主任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走在了病房的走廊里为患者做夜间巡诊。

     微黄色的药液是潘主任派来的部队,来帮我与病魔做抗争,这时的潘主任您像军中的元帅沉着冷静,指挥着您的医药大军,让它们安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当黎明地曙光照在洁白的病床时,您告诉我,我又活过来时,感激的泪水早已湿透了枕头。

     潘主任,您知道么?当年沈阳医大的教授,都对我的病束手无策,当年只用“维持”二字和二年的生命就把我送回来了营口,可您在这二十年里多次救我不死。

     如今,债台高筑的我,该怎样报答您——我的救命恩人?

     上苍:请告诉我,该怎样做?

     静默之后,眼含热泪的我拿起了笔。

     焦桂琴

     于二00九年阳春三月

     【本文为作者投稿,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灵兰书院亲情会员专属的《中医书友会年度合刊》已经出炉,现已开放会员招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招募页面。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