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三两半”治疗腰肌劳损
2015/10/13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75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宋明

     编辑/张亚娟校对/霜石、丝竹空

     I导读:小编原来以为“三两半”是固定的药物组成,后来查了度娘才知道“三两半”是药酒,也是中成药。作者在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腰肌劳损,屡屡获效。大家遇到此类病症时,不妨参考一下~

    

     古方“三两半”治疗腰肌劳损

     古方“三两半”是吴江市卫生局中医药顾问、退休老中医马云翔先生(原南京军区总医院主治医师)13年前在一次中医学术年会上介绍的临床经验方。笔者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腰肌劳损,不下数千例病员,屡屡获效。为此介绍给同仁。

     1、方剂组成和用法

     “三两半”组成:潞党参、炙黄芪各1两(约30g)全当归、制狗脊、怀牛膝各半两(约15g)。每帖共计三两半(相当于105g)。先用黄酒2两倒入中药内浸泡1小时后,再放水煎煮。用黄酒浸泡的意义是:黄酒作为药引有通络行经、活血温阳的作用。同时黄酒中的乙醇能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而发挥药力。

     2、药理分析

     潞党参鼓舞气血,健脾生津,安神益智。炙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疮,提脓生肌。全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长肌肉。制狗脊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怀牛膝补益肝肾,能引诸药下行治腰膝骨痛、足痿。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固表,补血活血,强筋壮骨,通经生肌的功效。故能治疗腰肌肿胀,拘挛抽搐,寒冷疼痛,神疲乏力,下肢痿软,夜半后加剧,翻身不能,不堪安寝等等劳损证候。

     3、病机分析

     因气血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见腰冷或酸痛,骨软乏力。气血虚衰以致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的运动或感觉失常。肝为藏血之脏,肝血虚亏,不能濡养筋脉,则肢麻不仁,关节不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肾气虚弱,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滋养腰膝。绝大多数腰肌劳损病员,都有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的临床表现。

     4、讨论

     临床上收治的腰肌劳损病例中,约有五分之四是女性。大多是肥胖、气虚的妇女。好发年龄是21岁至46岁。或生育后过早起床劳动,或生育过多,或家务和农活劳累,或长期从事弯腰、蹲坐的体力劳动。对这些病员初诊一般用五帖“三两半”服后即能痊愈。为了加强疗效,嘱其回家平卧硬板床,腰部垫一小枕(约15cm宽,中间高约6cm,两侧低,呈弧形,长约40cm的软枕垫于腰带上方,1至5腰椎棘突间)。这样可以保持腰的正常生理弧度,亦可松弛白天劳累的腰部肌肉,解除疼痛,放松肌痉挛。临床上仅少数病员复诊或怕复发而要求加服。当然也有些服药无效的病员,究其原因常见:①服药期间不能完全休息。②有并发症。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风湿、类风湿性脊柱炎等等。本方对产后腰肌劳损的妇女疗效尤佳。

     5、病例介绍

     沈凤珍,女,22岁,浙江省嘉善县丁栅乡联2村农民,在丝厂上班工作,1990年8月16日初诊。主诉,腰痛已4年。腰肌紧张,压痛明显,稍有肿。予5帖“三两半”内服后好转,因怕复发于9月3日复诊,症状已缓解腰肌无压痛。夜卧已不再酸痛。嘱再服7帖。随访至今未发。【本文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版权声明:摘自《光明中医》1999年第5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