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柴胡退热1例
2016/5/7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6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宋永刚
I导读:刘渡舟教授曾经说:“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而此案中,笔者以重剂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形丰体壮之人感冒,汗大出而邪去,令人耳目一新!

重用柴胡退热1例
陈某,男,12岁,身高168cm,形丰体壮,肤白细嫩。
2013年3月18日晚发热(未测),其母予以速效感冒颗粒2包,当晚汗出热退。19日凌晨发热又起,当时38.5℃,故求治。刻诊:发热,畏寒不明显,后背干燥无汗,咽干口干,偶尔咳嗽,无痰,无口苦。初步诊断为扁桃体或咽部炎症所致。其母云:因幼时经常扁桃体发炎,故已经摘除。虽然扁桃体已摘除,但疾病仍然是咽喉局部的炎症所致。因患者要求上学,嘱以小柴胡颗粒4包,服后再上学。中午回来后服中药处方:柴胡50g,黄芩30g,连翘50g,甘草10g,生石膏30g,桔梗10g。2剂。
中午服药半剂,晚上8点,尚未服药,其父电话告知,患儿仍发热。经询问,患者服药后未汗出,故其热未退。嘱仍用原方,再加服1包速效感冒颗粒。多饮暖水,覆厚被,盖额头。当晚汗大出,热即退。
3月20日清晨,患儿烧退后未再起,仅有咽干、轻微咳嗽,嘱将剩余1剂中药服完,不必发汗,愈。
按:感冒发热乃最为常见,输液者众多,输液时必用抗生素,多数情况下还要加激素,再加点维生素,这就是基层医生所说的“三素医生”。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与危害还远远未引起广大民众的充分认识。
笔者临床所见,感冒发热者,常见证型有两个,即风寒表实证与少阳证,前者用麻黄汤,后者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往往服1至2剂即可治愈。不论是哪一种证型,药后必须汗出,方能达到药到烧退的良好效果。
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该患儿以发热为主诉,无寒热往来,无口苦,精神状态良好,少阳证不典型,再加上患者不出汗,似乎属于风寒表实证。但患者咽干,口干,偶有咳嗽,这是咽喉部的炎症所致,仍然属于少阳证,从而基本上排除了麻黄汤证,故用小柴胡汤加减。如果患者不方便服汤药,一般予以小柴胡颗粒,如果服用汤药,必重用柴胡,配伍黄芩,再重用连翘,烦躁明显者,配伍栀子。因该患儿口干明显,故配伍石膏30g以清其热,配伍桔梗以治咳嗽。这就是笔者当时的诊治思路。【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临证感悟》。编辑/张静,校对/卢林竹、孙红梅、小熊。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