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是个中医
2016/6/7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9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娓娓道来,满满深情,在这家人的岁月里,有近百年中医传承的缩影。我幻想着,作者能在梦中找到姥爷那一摞摞发黄的旧书和笔记……(编辑/王超)

我的姥爷是个中医
作者/王艳芳
我的姥爷,我小的时候总听别人叫他冯先生。
姥爷说,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姥爷是个书生,后来成了一方明医。姥爷的母亲(太姥姥)从小体弱多病,但在太姥爷的调理下,一直活到96岁。
太姥爷有三个儿子都是医生,姥爷和三姥爷是内、妇、儿科医生,二姥爷成了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有一次妈妈在洗鱼时被鱼刺扎了手,感染了,有一条红线从伤口处一直往胳膊上走。妈妈很着急就找了个车,一条线儿似地去了40里外的二姥爷家,二姥爷为她敷了中药很快就好了。
姥爷也是一方明医,开口闭口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怎么说的,陈修园说什么了,叶天士说什么了……大舅背了11年的医籍,又跟姥爷学了多年才自己当医生。二舅现在也是医生,早年参加一个考试,写了癫狂梦醒汤,监考官很吃惊,这个孩子竟然知道癫狂梦醒汤,后来一盘问知道是冯先生的儿子也就不奇怪了!
我妈妈因文革没有当成医生,但她的《药性歌括四百味》和《汤头歌诀》背得滚瓜乱熟,而我这个科班出身的却都不会背!
姥爷在文革时被批斗了,下放到农村,后来就双目失明,不能出诊了,但是总有好多人找到家里去看病。姥爷摸完脉,就让妈妈描述一下舌象,然后出方子。当然,是让我妈妈代写,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认识一些字,有的时候也帮助写方子,就知道了一些药物的功效。
姥爷经常给自己和家人开草药,药拿回来之后,总是让我们打开,让我们看看缺不缺药。比如厚朴,外型是什么样的,里面有没有这味药?所以我小学的时候就认得一些药。
我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姥爷说:“姥爷给你配一副孔圣枕中丹吧,吃了记性好!”于是我领着姥爷去了卫生所,开了远志、石菖蒲、龟板、龙骨,因为我们那的药材需要自己加工,我就在姥爷的指导下开始做药。
远志去心,龙骨要拿到铁匠炉里烧透;然后锅里装上沙子烧热,把龟板埋在沙子里炒热后用醋淬酥。接着把四种药放在药碾子里碾碎过筛成细粉,最后熬蜂蜜把药和成蜜丸,一次一丸,一日口服两次。
不知道是不是药的作用,反正我小的时候记忆力很好,初中毕业那年,我也成为当地唯一考上高中的应届生。
后来离开了家,上高中、上大学,一直忙于学业,毕业分配后更是远离家乡,最终没有得到姥爷的真传,也不知道姥爷那一摞摞发黄的笔记和旧书在一次次的搬运中都去了哪里!
姥爷如果在世,应该是103岁了!
I版权声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中医书友会发表。作者/王艳芳,编辑/王超,校对/张静、晓红。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需申请授权并保留版权信息。
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