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湿,淡渗泄利无效咋办?
2016/8/3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04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作者导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但有些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部位的,治以趋下淡渗之剂却没有效果 。怎么办?(编辑/瓦力)

    

     治下肢水湿之病需要升起来

     作者/贠克强

     治疗邪浊之病,总要给邪以出路。

     人体排邪的渠道,无非是出汗(腠理)、呼吸(气道)、呕吐(食道)、小便、大便、虚恭(屁)这几种窍道;特定情况下,眼耳鼻以及妇人经道亦为泄浊之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那么,下肢尤其是脚踝水湿之病,邪的出路在哪里?怎么治疗?仲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故医者大多治以趋下淡渗之剂,然效果或有不显之时。

     笔者认为,于下肢,祛除水湿之常规出路有二:一为腠理穴位。如有些个体无论冬夏,脚汗都非常大,此乃机体排邪之自调表现。二就是小便了。一般情况下,前者作用有限,而后者往往是主要渠道。但后者发挥功效的一个条件是,先需把水湿之气升提至体腔而进入气化通道。

     对于大多数患者,机体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升提功能,但对于气化力弱或老年患者,自身往往已无提升下肢水湿之气的能力了。此时如唯淡渗泄利,则非但无效,反而水湿越实,正气越虚。

     此时,仅仅增加助阳益气之法,亦于事无补,但如在对证方药中适当加入升提之品,则往往效若桴鼓。

     一七旬老翁,因阴阳两亏、阳不化、阴不濡,致水湿下注而脚踝肿胀麻木一月余。首诊余以济生肾气丸原方治之,然服3剂而疗效微微。次诊,余即于原方加入桔梗、葛根两味,再服3剂而肿消麻减。

     以方法论言之,此乃“对立统一观”之用,如究以具体起效机制,有言当开水之上源(肺)、提壶揭盖之法,而实乃升提下肢尤其脚踝水湿之气至体腔、继而进入气化通道之妙耳。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贠克强博客,由作者授权中医书友会发表。作者/贠克强,编辑/瓦力,校对/郑宇、杨秀国。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灵兰中医App是在中医书友会基础上倾力打造的手机软件。可实现精华文章分类查阅、专题汇总,临床病历收录整理,快速复盘参考,并可搜索海量专业文献,是中医成长得力助手。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下载,也可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灵兰中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