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和老李的媒人
2016/8/9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05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和赵老师相识有几年了,印象中的她一直是个热心、勤奋、有才华的大姐姐。经常看到她分享一家三口幸福的点点滴滴,所以七夕策划,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八卦”她们的爱情故事。这里面有属于中医人的爱情,也有属于中医人的坚守。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节日快乐~ (编辑/盒子)

    

     七夕了,讲讲我和老李的中医爱情吧

     作者/赵艳

     那日,接到盒子的微信,说七夕节要到了,能否写写我和先生这一代中医人的爱情,便一口答应下来,可每到下笔却不知从何处入手。

     我九岁的儿子笑着说:“哇,写爱情,你和爸爸还有爱情吗?真是太难为妈妈了。”

     他甚至还把正在学习的英语课文第七章“如何表达恋爱婚姻”找来给我看,我也是一直开着玩笑说:“我写爱情……我的爱情一路走来一路掉,跟脱发似的。”

     玩笑归玩笑,其实几次提笔又放下的真正原因,是我觉得和老李的爱情难以用千百个字来表达。

     要么一个字——“爱”,两个字——“真爱”。要么我就得写本爱情小说,还必须有续集。

     一眼看上他,是因为他的笑容

     和老李的缘份始于2003年,那时我们都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我学习临床文献学,他学古籍数字化,在文献所的小红楼里一起工作学习。

     第一眼,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净的脸庞,灿烂的笑容,朴素的衣着。后来我做方药整理想找他帮忙做数据库,他也因备考六级向我借阅英文资料、请教学习方法等。可能就在那时,同学间的友谊在悄悄发酵、不断升华。

     后来非典来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延期。我五月份到北京考博,考试的那几天患上了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不敢吃饭。因为腹泻太严重,我怕影响考试,都是马上开考才进考场,快速答题,半小时后就交卷。

     几天下来,当我回济南时,整个人都要虚脱了。那天老李没吃晚饭,一直在文献楼等着我,他见到我那么难受,就赶忙去找艾条,给我艾灸足三里、中脘、关元、天枢等穴位,大概二十分钟后,胃肠没那么难受了,吐泻也停止了。

     他又领我去学校旁边的小饭店要了一碗热粥和疙瘩汤,第二天,我便一切恢复如常。

     后来,我们的恋爱关系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适合当大夫,却为我“放弃”中医

     我喜欢称先生“老李”,其实我年长他整一岁,所以是我先到北京读博士,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专业。老李对于中医比我有悟性,并且性格沉稳,很适合做临床。

     2004年硕士毕业,我希望他能继续读博士,但是他考虑到两个人都在北京读书会苦了我,决定先成家后立业,没有去参加博士入学考试,外地的一些医院和中医药研究机构他也没有去,而是把机会推荐给了其他同学。

     我一直都觉得他不能从事中医是件挺遗憾的事儿,可他总和我说:“什么工作不重要,咱家有你一个能搞中医就很好!”

     他虽然不在中医圈子工作,却并没把学了十多年的医学知识就此放下,平时经常有同事、朋友、家人找他把脉看病。我知道他没有真的放弃。

     当年他的爷爷得了类风湿以后,就是自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了一剂大乌头汤控制了病情。老李的姐姐也是中医大夫,他跟姐姐学习针刺、督灸、放血、小儿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所以在我生病时,他给我针刺、放血;产后关节疼痛,他给我艾灸。儿子腹泻、感冒,我们从未给孩子输过液,都是他给推拿、艾灸,偶尔也给孩子吃点儿中成药,再严重了就自己开个小方子。

     他爱好书法和篆刻,除了临帖之外,喜欢抄诵《素问》,曾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班的同学们讲授书法艺术鉴赏课程,深受学生好评。除了文学艺术作品、中医古籍,他还喜欢读《任应秋论医集》等当代中医大家的著作,对中医的追求从未停止。

    

     (图为“老李”抄写的素问)

     继承与坚守,有福就娶女中医

     在读博士期间,老李全力支持我的学业。我当时从事方剂史研究,他做过《外台秘要方》的研究,教我一些古籍数字化研究的方法,帮我搜集资料。论文写作期间,他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更是协助我校对、排版。

     在老李的全力支持下,我于2006年博士毕业,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工作。为了讲好这门课,我必须加强自己的临床水平,所以先后跟随彭建中教授、严季澜教授抄方学习。为了支持我报考执业医师,先生每晚都带着只有两岁的儿子在外面“流浪”,九点回家睡觉,我再看书到深夜。

     2012年,我成为名老中医彭建中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深感自己离一名好中医的差距还很大。我一心投入中医,每每为病患解决了问题之时,先生比我还高兴。

     他支持我多去义诊,说:“农村最缺的就是中医,因为中医可以花小钱,办大事。”

     前天早上,一个微信群的朋友紧急求助:“孕妇12周,肚子胀痛,憋得慌,排不出尿,需要如何处理?”

     群里满是协和、北医、301的西医主任,也有中医院的一些同仁,大家一致认为速去医院导尿是最好的办法。这时我想起师父常给我们讲,以前师爷赵绍琴教授以三味小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经验。

     于是,我坚持用紫苏叶15克、枇杷叶15克,愣是拦着已在车上准备去医院导尿的患者听了我的,买药、煎药,不到两个小时,只花了几块钱,孕妇便排尿两次,妥妥地解决了大问题。

     友谊医院的西医大夫都觉得神奇。但他们不知道,是师父跟我说“提壶揭盖,一用就灵”,这全靠师爷、师父的教诲。

     学中医,爱中医,传承中医,我家从不缺少的就是纸墨香、草药香、药膳香。

     暑假里先生和孩子写书法,我在厨房给他们用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桂花、冰糖自制酸梅汤;用黄豆、黑豆、绿豆、赤豆、枸杞、薏米、花生做五彩豆浆。寒假里我给他们用天麻、黄芪炖鸡,枸杞、核桃炖牛尾,当归、生姜炖羊蝎子。

     平日里,我也会根据季节气候为他们奉上黑胡椒薄荷银鳕鱼、枸杞菊花茶、白萝卜薏米老鸭汤、山药薏米粥、凉拌鱼腥草、凉拌马齿苋等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肴。

     看着先生和儿子大快朵颐,身体健壮,我心里在想“有福就娶女中医”。

     离别与疾病,让爱情历久弥坚

     2012年,大学派我去新加坡教学两个月,当时儿子四岁半,老李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送孩子上幼儿园,给孩子洗衣做饭,教孩子学轮滑、英语、书法,等我从新加坡回来,我们的儿子一次病都没有生过,我是打心眼里感动。

     其实,是老李怕我在国外分心,照顾孩子分外小心,自己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以致于后来有一段时间,他自己开车带着孩子都会突然恍惚了,赶紧路边停车,看到孩子还在车上,才能放心。

     我是一个忙起来就不顾自己身体的人,长期伏案工作和熬夜苦读,终于让健康亮起了红灯。

     2010年和2014年,我两次病倒,2014年这次更是严重。那段时间,工作和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他一人的肩头。他一边坚持工作一边悉心照料我,给我针灸按摩,教我八段锦,督促我锻炼身体,我的饮食他也格外注意,他说:“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你的身体弄好了。”

     在照顾我的同时,他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在他的辅导下,儿子只用一年半时间就成功晋级业余围棋二段,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他还注重培养儿子的国学素质和文体爱好,现在儿子不仅书法写得越来越好,在学校管乐团也是一名合格的小鼓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今,我和老李相识20年,结婚12年,一次次的风雨洗礼和一次次的磨难历练让我们的爱情历久弥坚,这都要感谢我的大媒人——中医,是她让我们相遇、相知、相守。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医书友会原创稿件。作者/赵艳,编辑/盒子。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全能搜索】解惑,【精选文章】授业,【经典诵读】传道,【临证参考】实战。欢迎下载灵兰中医App,给你的中医“装备”升级。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下载,也可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灵兰中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