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总经理陈兵:智能硬件体验和服务成就一个品牌
2014/9/25 创业邦杂志

     9月25日,我邦特别课程——“创业邦公开课第1期-智能硬件”在北京繁星戏剧村诚意献映,玩转智能硬件突围之路 !我们特别邀请了数位智能硬件第一线的实战大咖:他们来自高通、京东、洛可可、买卖宝、PICOOC、极路由、 Broadlink……他们不仅了解行业,更对用户需求如数家珍,以上种种心塞,统统不是事儿!在公开课上,洛可可总经理陈兵发表了体验和服务体验成就一个品牌主题演讲,他认为体验和服务肯定是今天的主题,智能硬件的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陈兵:非常荣幸来到创业邦的公开课,沈总和高总都讲了,我觉得前面有很多观点确实是给大家有很多的启发。沈总讲到一个观点我记忆犹新,是体验,高总讲的在于人联网到物联网,联接,联接到最后是什么,我们联接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最终是服务。

     所以,体验是成就一个品牌的,而服务是决定你最终的未来。所以这个体验和服务肯定是我们在座今天的主题,智能硬件的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洛可可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一家公司,我们从创立到现在有十年的时间,我们服务了很多国内国外各种各样的做产品这些公司,通过这十年过程当中我们会惊奇发现一些规律很有意思,比如说在2009-2010年之间,我们做了大量关于电纸书的设计,在2011年,电纸书卖得特别好,但是突然发现这种产品在过程当中你做了很多周边的硬件以后,随着大家现在的阅读方式,或者是更加提升更多智能硬件的产品时候,电纸书就消失了,台下还有一个汉王我们也服务,最开始汉王的电纸书。

     从2012-2013年这个阶段,我们又做了移动电源,2013-2014年移动电源卖得特别好,2013-2014年个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可穿戴,就是说在去年的拉斯维加斯和今年的拉斯维加斯展,大家可以看到大量智能可穿戴设备充斥在我们新的产品市场竞争。

     说到一个核心,在设计这个角度我们认为我们一定要找到设计的原点,我不知道在座大家有多少是做产品的,就是产品经理,一个产品经理具备很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你能迅速洞察视察的需求,从而把你的产品功能定义和情感定义放在我们的产品开发当中去。产品设计的原点,刚才说到了那么多产品,实际上它是充斥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当中的,高总分享的京东我们周边有那么多SKU,而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现在人需要的吗?这些相同的东西里面,相同的产品当中,哪些它卖得好,为什么卖得好,不仅仅是价格的层面东西,也不是说在于平台层面的东西,而是说一个产品的核心定义你能不能找到它最根本的需求。

     所以,我们在做核心的产品怎么开发,我们有一个3D的创新法则,这一块是我讲的一个大概方法论,我们怎么样回到设计原点找到产品的定义,我们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我们叫Discover,洞察,研究,发现,所有的产品不是说你认为这个产品是好就是好,你认为这个东西该有什么功能就是有什么功能,而一定是要发现我们的用户为谁而去设计,为老人设计还是为孩子,为男人还是为女人,在户外用,所有它的环境和人核心要通过Discover这个阶段,以消费者为核心,找到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求。

     第二个阶段是Design,你发现核心消费者的原点转化成我们的产品。第三步是产品化的过程,Deliver,你输出的过程怎么降低成本,在你的产品和别的产品之间降低它的竞争。在输出过程当中是有效地结合了市场上的营销,品牌,传播,用户。

     未来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时代,实际上我们的营销和传播方式都不一样,我们的产品应该逐渐功能化,我们的品牌要逐渐符号化,我们的传播逐渐应该是自媒体化。而我们的用户逐渐应该是圈层化,大家发现我们在地铁,其他的共同场合大家都在玩手机,一个微信,一个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人之间这样的交流方式,人为什么要会在这里面大家都来去点个赞,实际他点的是自己的存在感,这个是一个普世的价值,普世价值正好是我们把它发现,捕捉到而转换成这个产品,微信这个产品不是拍脑袋出来的,它浸泡到所有人去发现,体验,做产品,最终实升级到这样一个东西。

     我们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我们在电视,报纸,书本上,现在我们获取的信息方式种,大量的信息进入以后,慢慢将来就刚开始你接受得很快,这都挺好,我这里面加了很多好友,我在这里有很多信息,但是我们的大脑是接受不了那么多信息,总有一个阶段大脑会去产生排斥信息的功能,比如说我喜欢汽车,会有汽车的圈子,还有打麻将的圈子,用户会逐渐圈层化,媒体我们要是自媒体化,传播,跟用户其实应该发生互动。

     怎么样发生互动,从而跟我们的产品才能形成口碑,在未来的实现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只有靠一款产品,传播,用户,品牌,这四个点才能是围绕我们开发出一款成功的产品。

     对于洞察,我大概给大家讲一下,我们自己也通过这十年,我们做了很多的一些方法和一些研究,比如说我们常用的工具大家可以看到中间的估计是在一会儿平台上可能会说我这个字也很小,常用的方法我们有很多种,焦点小组法,实地观察,人物角色扮演,切片,跟踪法,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发现消费者的性,从而感知消费者的认知。

     这里有很多的专业背景,比如行为学,品牌策略,心理学,广告学,这些东西是围绕不同学科去聚焦一个核心的需求焦点。我们在这里边从而会发现,通过方法的这种运用,我们来发现消费者的很多一些行为,从而让他这个认知我们感知找到他的痛点。刚才我们一直说体验,体验最大的问题我们要找到痛点,从而对痛点进行有效的解决,那就是好的体验。

     在这里面我们列举了一些比如我们去做一些产品当中,我们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方法,比如说陪同购物,我们现在普遍的SKU里面最起码有4.5万种产品,每个人的购物平均时间只有22分钟,他能把所有产品都看完吗,你的产品在4.5问种SKU当中怎么脱颖而出,我们要观察消费者的行为。

     我们还有影像日记,我们做相应的研究和调研过程中我们会用现有的手段,包括我们会观察消费者他打开这个产品体验这个产品,我们用摄像机把它摄下来,我们会仔细观察他的动作,和最终产品和他之间互动的效果,得到一些真实的数据。

     还有一些拼图数据,我们探知消费者的感知,你对这个红色感兴趣吗,还是对圆形有形状需求,不停去找,我们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两个叠加,实际可以找到消费者一些本质的或者是他的一些痛点。

     第二阶段是Design,比如说我们有CCS,和今天的主题没有什么多大关系,是区域核心品牌。五大问题,什么是合适的产品。M是5米,怎么让你的产品5米之内脱颖而出,S是5秒,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这个主要是快销品。

     还有D和I,我和大家分享的主要还是在这里,网络上很多的一些词非常火,叫互联网思维,D实际上是设计思维,设计实际上是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很多人也说它是一个伪概念,有的说它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其实在我看来互联网思维是一个系统,它是一个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思维方式。而真正的思维方式一定是通过刚才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方式,就是教你怎么去发现问题,从而找到问题最核心,解决,从而用设计手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第三步Deliver,大师讲到了在品牌端,在传播端,用户端,这方面趋向的一种一体化的这样一个系统。在座很多非常年轻,实际上如果我要把它转换成一句很通俗大家能听懂的网络语言,首先通过平台的运作和传播的过程当中,怎么样让你(不明绝厉),我一定要拥有这个东西提升逼格,最终让所有的消费者形成互动。实际在这个系统当中我们说的这三点,围绕这一块核心还是要寻找发现。

     让产品设计回归原点,回归这个原点是什么呢,刚才我一直在讲的就是用户的需求,而用户的需求我们做出的产品我叫三味真火,有品味,有趣味,有人情味,创造出跟人直接接触的真正的产品。我会在下面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些例子,我们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设计和产品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怎样提高它的品味,趣味和人情味。

     现在的产品包括智能硬件已经充斥到我们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首先我们看衣,这个案例很有意思,我们去年九月份设计的一款产品,这个产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设备,它只有一个扣子那么大小,它的直径是17.2毫米,厚度是7毫米,把它做小了有什么好处,刚才有一个朋友提到一个问题,实际上说佛珠跟我们的最大对手是我们可穿戴的手环,如果我们的产品硬件和我们的设计,首先硬件做得很小的过程当中,二是我们有很好的设计,为什么这两个东西不能结合呢,为什么不能是一个智能的佛珠呢,都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它做得小,所以我们可以变成很多的。

     这款产品它不是用的红外,也不是用的蓝牙,它是用的光传输,很牛的是这个所谓的光传输只要有光的地方它就可以完成数据跟我们手机对接的传输,很多领域就有很好的应用。比如说你到户外玩去了,只要有光的地方就可以传输,身边没有电源。我们去设计很小,变成一个夹子,它可以变成衣扣,项练,发卡,手表,根据人的需求和不同人的身份,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硬件通过设计方式跟他的需求结合。

     大家可以看一段视频,刚才给大家分享这个视频,它用的实际上是光的传输,在大家都在用蓝牙传输的时候,我用光的传输是不是感觉逼格很高呢,产品设计当中我们把相应的功能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再有就是通过我们把这个硬件做得非常小,它完全是可以做到一个封装的形式,所以它防水,防尘,同时它充一次电只需要20多分钟,长期待机14天,体系做小了以后,我们做产品后装这一块空间非常大。

     第二个给大家分享叫阿陀的计步机,这是2009年我们做的,那时候是可穿戴时间早的时间段,还属于一个萌芽,这是硅谷回来的一个创业者,当时我们那时候说我只有这一堆图纸,我什么也没有,我就想做一款这种产品,这款产品它的功能定义,它的产品最终的实现要卖给谁,怎么样去寻找它的客户,实际上是我们跟客户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包括说第一个阶段我们做了很多的调研,最终把它设计成这个样子,实际它是早期的一个智能产品,计步器,在最开始的时候客户会想到说一定是有一个屏幕的,但是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告诉我们的客户,说你不要加这个屏幕,为什么?第一,加个屏幕会增加成本。第二,对它的结构也会产生影响。第三,2009年那时候智能手机还处于发展阶段,并不是像现在这么普及,连我妈都加我朋友圈给我发微信。这个产品不需要有屏幕,用你的智能手机就可以,我们有很多方式进行连接,产品当中有这个屏幕的给拿掉,所以就把它做得非常简洁,它像一个夹子一样,可以夹在我们的身上。比如说尤其是在女性,比如说裙子,穿裙子那这个东西可以夹在领口或者是袖子的侧面,不需要让它一定戴上。

     第二块,食,刚才说到了衣,这一块洛可可我们这十年当中做了大量的设计服务,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制造了那么多产品,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产品。从去年开始洛可可自己有一个投资公司,同时我们去把一些很好的产品做出来进行销售,我们也有一个众筹平台,这一款是马上10月16日在上海创新大集上就要进行发布了,这个产品已经做出来了,很有意思,这是洛可可我们第一款自主产品,叫55度摇摇杯,100度的水倒在这个杯子里面摇一摇瞬间就能变成适合我们喝的55度的水温,这个痛点怎么去找呢,大家有些是有孩子的,我就分享我一个自己的经验,当时我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晚上正睡得香孩子哭了,我老婆就让我去冲奶粉,我得把奶粉打开找到盖子,保温杯倒出水试试水温行不行,这个过程孩子一直在哭,我老婆一直在骂你能不能快点。

     所以我就觉得为什么我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这样的水杯,让我什么时候倒出来都是相当于能要我解决冲奶粉的方式,当然说冲奶粉婴儿的温度不能超过40度,因为它不是给婴儿做的,我们是专门给我们普通的受众做的,55度是相当于人比较适合的温度。

     很有意思的是产品的功能有了,功能化,而且它倒进去以后能保持4个小时温度,就是维持在55度上,我们怎么样去提升逼格呢,温度去哪了,今年春晚说时间去哪了,温度去哪了,为什么要找温度,尤其是我们的信息速度非常快,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完全不同,我们工作的状态也不停像跟打了鸡血一样,人与人之间我们隔着一个屏幕刷我们的点赞,找我们的存在感,人最原本的沟通缺少了,这就是普世价值,我用这样一个方式,温度去哪了,总产品传播我们的普世价值。

     这个温度可以说朋友之间的温度去哪了,情人之间的温度去哪了,家人之间的温度去哪了,和陌生人之间的温度去哪了,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杯子迅速让大家知道这个产品,所以这个产品在今年10月16日就要发布了,正好有一个活动,大家有时间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这个活动有一个发起竞猜的活动,猜55度杯的价格是多少,我们将送出55个杯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参与。

     喝水的趣味性,刚才说到一个是品味,一个是趣味,我们就想把它打造成这样一个有趣味的摇一摇,增加客户的体验,把产品本身带的功能奇妙地转化在用户身上,用户觉得摇一摇是我带来的,他感觉自己有魔法一样,朋友之间还可以炫耀一下,这是一种趣味性。

     我们找到最大的痛点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国外人的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去韩国一看他们餐后全部喝凉水,冰水,饭馆里边很多的韩国餐馆提供的是凉的。中国人喜欢吃热的,热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有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得食道癌非常多,而食道癌最大的原因是我们老吃太烫的东西,我们的食道里面没有神经不能感知到冷热和疼痛,它没有神经。我们在嘴里面吃的很多,我们吃火锅,热面,喝热茶,我们给我们的身体造成隐患。这款产品我们可以找到它的痛点,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最适合温度,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引发我们的生活习惯一个痛点以后设计了一款这样的产品。

     前两天百度刚发布了这款百度筷搜,引起了大家的干住,这款产品也是由我们公司跟百度合作来去做的。我们从产品定义到产品的开发,到产品设计,我们来去做。这也说到了它的需求,需求是存在的一个,我们现在所吃的食物,我们喝的水,我们大量说是地沟油,我们的水源污染,还有我们食品当中的农残,这些东西就是一个普世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是基于不是仅仅的一款产品,而是基于百度的云计算它的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比对采集,然后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款产品很有意思,我们的设计其实就是把它做成一个筷子,筷子是几千年我们中国人不可缺离的一个产品,我们比喻快又跟快速的快是有一个同音字,筷搜,我们植入了很多传感器,比如说探测水的PH值,探测油的程度,用穿刺和电容的技术探寻索取食物之间一些数据信息,通过传到网上通过云计算进行大量数据比对,反馈到你的智能硬件,手机上,我们就能探测知道这个油是什么样的油,肯定不是地沟油。这个水的PH值大概是多少,这个产品就像我们的水果,它是山东产的红富士还是河北产的,它的糖占了多少,营养成份占了多少,智能硬件一定是嫁接在最终的大数据分析上,才能让这款产品真正服务到大家。

     当你探测到的时候,我们在筷子头上有一个LED,如果是说这个东西是好的,它会以蓝色的灯光来显示,如果这个东西搜索和检定的值不好,就以黄色来进行区分。

     大家可以看一下通过跟手机的联接,智能手机的连接,我们就可以通过用智能硬件和我们的智能手机获取我们要得到的信息。

     说到住,刚才说到了衣,食,住,我们居住的环境实际上智能家居,智能空间,还有在里面放置的跟我们生活和居住相关的一些产品,这款海尔的空气净化盒子,它利用了物联网这样的概念,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把海尔所有的产品,跟我们的手机连接,带到物联网的概念,让你非常轻松地就知道在你的家里或者你的空间居所里,它PM2.5的值,它这里面甲醛监测的一些值,还有湿度温度都可以在这里面,实际上智能家居和我们的物联网和互联网联起来以后,刚才讲的这种联接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居所带来很好的益处。

     这是充满情景化的设计,就是刚才我说的人情味,这是我们跟威斯汀酒店合作的项目,凡是入住我这个酒店的人怎么样能用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教育的方式来告诉他,你住的这个酒店怎么把你的空调开得更小,怎么节省电能,把灯光调成节能的方式。原来他们的想法在房间里面有6个按钮在墙上,这一块是节能的,又担心所入住的客人不会使用,因为这样的教育比较高。我们就在想怎么样让他联系把一个冷冰冰的产品,或者是我想要告知的可持续这样一个方案转换成能让他接受的状态,所以我们的主画面,这是一个UI,是一支,大家可以看到北极熊,当你用电开启6大模块的时候,其实时间越长能耗越高的时候,北极熊冰块就开始逐渐漂移,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这个北极熊就会哭了,所以用一种情感化的东西跟用户产生非常有意思的联接。

     这也是一个智能硬件,放在房间里面,有很好的欢迎界面,我们可以看到二氧化碳在24小时整个的趋势,还有产生的这样一个能源的消耗。让充满人性化的设计语言,让整个的项目和智能硬件的产品变成了更有人情味的状态。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视频,6大模块每开启一个,大家可以看到你的能耗和产生的,当你开启节能模式的时候,北极熊冰层就逐渐又回来了,每一个模块当中你节省了的消耗的能源最终会给你一个比值,大家看到刚才最后一幕的时候,我输入这一天24小时消耗了多少能源,我输入这个里面自然会给我一个分值,就是在他提供的服务里面可以兑换,比如说更好的早餐,有一些礼物,这样让人在一种非常人情化的角度上潜移默化去教育,变成可持续,变成一个生活习惯,就像我们喝水吃饭一样的自然。

     就是通过刚才所说到的人情化的设计去改变我们的产品,也是通过消费者和我们仔细观察里面去找到它解决的这种点。

     这边是做多媒体的家庭终端,大家可以看一下,相当于我们家庭的服务器,我们大量的智能硬件和我们很多的智能产品它都需要有一个统筹,用这个东西解决我们的娱乐,我们整个的家庭能源控制,还有一些智能组合。

     下面这块是微动体感设计,很有意思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大家有能看出来是干什么的吗,实际它进行非触摸式的控制,从而达到对设备和我们的操作,达到相应的目的。它非常小,便于携带,可以控制我们周边的电子产品,我们也可以跟我们家庭娱乐的系统进行连接,大家可以看到它非常小,便于携带。

     而在行这一块,大家都知道最近《爸爸去哪儿》第二部迅速让所有中国人知道了这档节目,也知道了这里面像多多这些孩子,在这一段我们跟市芒果TV合作开发了一款产品叫布瓜,是一款智能手表,京东上面卖有很多的智能产品,其中智能手表就是一个大的品类,我们做的这块是针对于孩子的设计,这里面结合了很多的一些我们在选用材料和设计,和结构过程当中怎么样让它简单,首先我们用了硅胶,和孩子接触避免他最小的不安全的因素,中间我们用了一块屏,上面有很多周边的附件,比如说眼镜,我可以瞬间换一个蜘蛛侠的面具,或者是超人的一个眼镜,立马就会让他的表情识别和配件配合起来,从而代表他的一种心情。

     这款产品它可以定义,它就相当于是一个微信的对讲功能,随时让孩子和你的家长进行联系。包括它有GPS的功能,找到孩子的一些定位。

     还有腾讯路宝,这个产品也非常有意思,把你车辆上很多的信息和路况信息都结合在一起,人联网,物联网,我们是想做一个车联网,北京这么堵车的情况下,只要你装了路宝这个产品,它也能跟你的智能手机联接在一起,堵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社交交友,实际上通过车把每一个车上的信息和车上的人联结在一起,人,车,整个技术平台,信息连在一块,从而实现这样的方式。

     对于车这一块很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或者车也找到我们,比如说宝马7系,奥迪A8,他们在德国已经把设计全部做完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中间中控的信息面板这一块,实际是统一定制的,但到了中国以后他们就会发现中国的用户在这个产品信息面板中用得非常少,后来找到我们想做关于中国奥迪A8,或者宝马7系车主在前面多媒体屏的潜在需求,我们通过调研,找到我们之间的这些关系,从而把它变成中国用户他所希望的这些产品。

     所以今年在上市的,在中国售卖的宝马7X和奥迪A8中控系统就是通过我们去年一年的努力发现,解决,进入到中国今年的产品就会安装全新的。

     刚才讲的是奥迪,因为时间关系,做的产品也非常多,洛可可在去年11月份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设计中心,这里面我们刚才说了产品有品牌,交互界面不同的板块,这些板块最终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就是用户的需求出发,找到这样一个痛点,然后开发产品,嫁接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品牌,我们的传播,我们的用户互动上,很高兴给大家做这个分享,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微薄,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洛可可,LKK,在座很多对洛可可感兴趣的也可以到我们公司来看看,谢谢大家。

     创业邦公开课规模约300人,覆盖有志创业的广大人群,同时通过每期课程不同专场,汇集各领域专业人才,为广大创业者打造、学习、交流、融资的平台和渠道。在本次公开课上,南立新还透露,基于DEMO CHINA创新中国的孵化计划正式升级为Bang Camp, 2014Bang Camp秋季将在12月正式开营,报名日期截止到11月18日。加入Bang Camp的创业者,将有望获得创业邦天使基金的投资和导师一对一的辅导。至此,创业邦公开课第一期圆满结束,第二期将在2014年10月25日推出,主题将围绕在线教育进行,有意参加的观众可通过如下邮箱联系:huodong@cyzone.cn。

     更多【创业邦 公开课】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业邦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