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末伏
2016/8/16 老中医养生道

末伏是三伏中的最后一伏。今年末伏日期长度是8月16日至25日,共10天。通常,每年三伏日期长度是30天或40天,其中40天的三伏时间占大多数。今年三伏是“加长版本”40天,从7月17日至8月25日。据广东天文学会透露,这是21世纪以来出现最迟的一次末伏,也是整个21世纪100年中最迟的末伏。
末伏还热吗?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上午10时后到下午4时前,是“三伏天”里最热时段。特别是烈日当空期间,还是应尽量避免外出劳作、游玩,老弱病者、婴幼儿及孕妇更应如此。外出最好戴上遮阳帽,或带上一把遮阳伞。
末伏如何养生?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
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吃扁豆时一定要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吹空调要把握好“度”
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大家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防秋老虎
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末伏吃什么?
末伏吃鸭肉滋阴养胃
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末伏吃黄瓜健脾开胃
暑热天气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末伏吃绿豆粥消暑解渴
绿豆粥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末伏吃酸梅汤生津止渴
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保健强身,是暑热天里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末伏吃木耳润肺提神
白木耳又称银耳,是“菌中之冠”,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强心健脑、提神补气等功效。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含铁量丰富,是猪肝的5倍,能养血驻颜乌发,防治缺铁性贫血;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末伏吃鲤鱼祛湿消肿
眼下的鲤鱼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温热潮湿的季节,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图片来源网络)

明天精彩继续……
一滴水可以荡漾整个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触动无数心灵。

购买产品,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老中医养生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