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打着点滴上夜班,且慢点赞……
2016/2/2 护理人

近日,有网友特别给健康浙江发来一张照片,并附上了图片背后的故事……

照片拍摄于当天凌晨两点半左右,湖州一院。
作为陪客,拍摄者从病房出来给到护士站要点胶布。看到该病房护士值班时美尼尔综合症发作,边挂盐水边上班。
后来有手术病人出来,来接这位护士回家的老公还帮忙搬病人。
而后又听说,那位伤员是肿瘤破裂大出血,才交了300块,医院开绿色通道给开的刀。
值班的医生更是辛苦,10点之后就没见他们回来,一个连续一个开啊……
这位网友动情地说,深夜里,当我们都在熟睡时,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拯救着生命。只要在医院看到这一幕幕如此忙碌的场景,每个人都会心生感慨……很多时候每个人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和谐社会就这样构建起来了……
2015年那些曝光的带病上班图——

护士隋茜茜在值夜班期间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她忍痛坚持工作,等到值班结束她已经不能动弹,被直接送到急诊住院。



带病上班引发的那些“血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护士李潇猝死在工作岗位

2015年3月3日,经过长达8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48位医护人员的竭力抢救,通大附院骨科三病区护师李潇还是离开了她心爱的岗位、深爱的同事和她至亲的家人朋友。
据同事们回忆,前一段时间李潇感冒,二天前出现发热后输液治疗,那日她们白班,所以交接班时都关切地问她情况如何,特别顾大局的李潇却没有吱一声困难,面带微笑调皮地说“我不发热,我能上班”。“结果,在微笑中的一挥手,却成了与“潇儿”永远的一别。
●河北某医院骨科护士带病上班猝死
同为2015年3月,河北省某医院骨病科一名宋姓女护士,因带病值夜班而突发病毒性脑炎,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猝死,该女护士为1992年生人,年仅23岁。
据了解,这位女护士在倒下前几天,已经连续发烧四日,最高体温达到39度!在值班晕倒后,该女护士被紧急送入ICU抢救6个小时,最终因病毒性脑炎发展为脑疝,并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更令人悲伤的是,她曾因身体不适向医院请病假,但因科室护理人手不足请假未获批准,最终不得不带病值夜班而酿成悲剧!
拍砖:(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在今天,“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等奉献理念已经不再是主流价值观。
很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非常犀利:
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确实没人代班。近来陆续有医生过劳死的报道,行业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督促医疗机构关心医护人员,合理安排工作。
看了觉得很心酸,医护人员也只是普通人,只是人和人之间扮演的社会角色不一样而已,医护人员只有这样了才算敬业?医护人员是圣人吗?不可以生病吗?不可以休息吗?如果医生带病上班是敬业,那偶尔的按时上下个班就是不敬业了?
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点赞的网友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挂着吊瓶进来给他做手术,他会作何感想!还会不会鼓励点赞。人在生病时,明显不在状态。就像坐在醉驾的车上,有什么好点赞的。姚贝娜在2011年就乳腺癌发作,治疗后,她坚持大强度工作,结果........
批评!有违常情。医护人员带病工作既是轻视自身也是轻视患者。他的管理者怎会任由之?
医护也仅是一个职业,做好本职,赚工资。你既要求他自负盈亏,又要他高尚风险,还要他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甚至还要带病工作,凭什么?
反对这样,医护人员病了就该休息,不然怎么更好地给患者看病。这个医护人员也是的,什么轻伤不下火线,等到熬到重伤的时候有人管你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不提倡!生病了就应该休息,难道医护人员只有累死在手术台才行?医护人员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
医护都会有带病上班的念头,不同的是管理者对这种行为的态度和理念
事实上,出于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医护人员都会有带病上班的想法。有数据显示,2/3的德国医生在感觉自己病得很重时,仍然想坚持上班,理由是担心医院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顶替自己。这是全世界医护人员的共同点,而不相同的是管理者对待这种行为的态度及理念。
在中国,很多医院管理者向来不会关心“医护人员怎么样上班”这种“小事”,他们更关心的是医院的大楼是否足够的豪华,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快还是不快,医院收支报表是不是漂亮。医护人员带病上班甚至是上手术台,向来会被视作为正常的行为,经常被贴上赞赏的标签,赞和鼓励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但在德国,政府却对“医护人员带病上班”这种行为如临大敌,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他们认为,德国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已经是高负荷运转了。若再带病工作,一是会传染同事、患者,让更多的人生病;二是会搞垮医护人员的身体,陷入健康恶性循环,甚至会出现过劳死等极端情况;第三,可能会因此出现医疗事故。
那么,医护人员带病工作的好处是什么?一是不去增加医院管理者的“麻烦”。如果在程序设置上,把医护人员生病可能请假这种意外考虑进来,医院必须为此招聘额外的医护人员,增加成本。二是为了让患者高兴。住院患者太多,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医护人员,比较容易不满意,甚至可能会因此投诉医院。三是所有的问题和麻烦,都让医护人员独力消化了,看起来院长满意,患者满意,还有政府部门也会满意。由此看来,上述这些好处,都是在牺牲科学性和医护的权益来得到的。
如果把医疗比喻成一种维护健康和挽救生命的生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肯定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人们始终对医护人员源源不断提出更多要求的根本原因。而在所有的能力要素里面,健康的要素又是第一重要的。
一家医院鼓励医护人员带病工作,那是因为管理者的理念还停留在宏观层面,没有进入到细节化专业化管理。哪种选择是正确的?一目了然,我们应该学一学德国,禁止医生带病上班。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讨论
用感性的触角洞察护士职场
用理性的思维审视护理发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