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入职护士培训有了国家标准
2016/2/16 护理人

近日,为指导各地规范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制定并印发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建立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制定本单位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认真组织好培训工作,保证培训效果;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的指导,及时发现典型经验,予以总结推广。《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执行中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至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联系人: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孟莉,联系电话:010—68792206、2208。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有关要点解读
一、起草背景
当前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服务内涵和外延提出迫切需求,对护士队伍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内外经验表明,已进入医疗机构的新护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护士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力举措,对于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以指导各地和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主要内容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明确了适用范围、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及方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及要求、考核方式及内容等七方面内容。
三、有关说明
考虑到目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收治疾病病种及实际情况等存在一定差异,故该培训大纲供各医疗机构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时参考使用。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
一、适用范围
三级综合医院,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参照执行。
二、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三、培训对象
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四、培训方式、方法
(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五、培训时间
(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周—1个月。
(二)专业培训。
包括各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24个月(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1)。
六、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
3.规章制度: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熟悉医院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标、患者风险(如压疮、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等)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护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各类应急风险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5.护理文书:掌握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6.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出入院指导、常见疾病康复知识、常用药物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检验检查的准备与配合要点等。
7.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如应激反应、焦虑、情感障碍等识别和干预措施,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及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适应、护士的工作应激和心理保健等。
8.沟通技巧: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9.职业素养:熟悉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德医风、护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等。
(二)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
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具体名称见附件2)。
(三)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
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体内容见附件3)。
七、考核方式和内容
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
(一)培训过程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日常表现,基础培训结束后和专业培训的各专科轮转结束后的考核等。
(二)培训结业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1.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沟通技巧、医学人文、职业素养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内、外、妇、儿、急诊、重症、手术等专业理论知识。
2.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以标准化病人或个案护理的形式,抽取临床常见病种的3份病例(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及其他科室各1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从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人文沟通及教育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考核其中2项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以及现场提问。
附件1:
新入职护士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时间分配表
项 目
内 容
时 间
要 求
基础培训
(基本理论
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
基本理论知识
法律法规
2周-1个月
医院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
规范标准
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
护理文书
沟通技巧
医学人文
职业素养
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专业培训
(专业理论
与实践能力
培训)
内科系统
心血管内科
6个月
任选1-2个专科,每个专科培训3-6个月。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血液内科
肾脏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感染科
神经内科
外科系统
普外科
6个月
任选1-2个专科,每个专科培训3-6个月。
骨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
心外科
血管外科
神经外科
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
6个月
医院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
妇产科、儿科、手术室、肿瘤科等其他科室
6个月
医院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
附件2
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名称
一、洗手法
二、无菌技术
三、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四、标本采集法
五、穿脱隔离衣技术
六、物理降温法
七、血糖监测
八、口腔护理技术
九、经鼻/口腔吸痰法
十、雾化吸入技术
十一、氧气吸入技术
十二、导尿技术
十三、心肺复苏术(CPR)
十四、心电监测技术
十五、除颤技术
十六、口服给药法
十七、胃肠减压技术
十八、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十九、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二十、静脉采血技术
二十一、静脉注射法
二十二、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三、皮内注射技术
二十四、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五、患者约束法
二十六、轴线翻身法
二十七、患者搬运法
附件3
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 内科培训内容
二、外科培训内容
三、急诊科培训内容
四、重症医学科培训内容
五、妇产科培训内容
六、儿科培训内容
七、手术室培训内容
八、肿瘤科培训内容查看该八项内容或《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用感性的触角洞察护士职场
用理性的思维审视护理发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