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误吸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6/2/17 护理人

误吸是指进食( 或非进食) 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 甚至还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 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
误吸发生的原因
患者原因
( 1) 患者身体各器官机能减退肌肉松弛( 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三个狭窄部消失) 胃肠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弱或者腹内压升高时,即可发生反流; 会厌功能不全,咳嗽反射减退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被误吸容易被忽略,而发生严重的误吸时才发生咳嗽、发绀等症状。
( 2) 危重患者身体虚弱,咳嗽无力,吞咽、呕吐、咳嗽反射相应减弱,咀嚼功能下降、意识障碍等原因。
( 3) 气管拔管后也易发生误吸,即插管拔除后发生延迟性误吸的原因是会厌反射未完全恢复,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常见于饱胃、消化道梗阻或出血、虚弱的患者以及拔管后咳嗽、呕吐反射降低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等。
疾病因素
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部位损伤。其他相关病因如食管蠕动障碍、呼吸道慢性感染等。
药物因素
如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等都可以使平滑肌松弛,促使误吸的发生。
护士原因
( 1) 喂养方式及速度( 持续滴注、少量多次) ;
( 2) 患者体位: 半卧位、床头抬高30 度 ~40 度;
( 3) 鼻饲前、中、后的操作: 翻身、叩背吸痰;
( 4) 对危重患者经口进食的能力评估不足,未慎重根据病情选择食物和进食途径、对进食的指导和观察不够细致。
误吸的预防
预防误吸的措施包括:
( 1) 进食时量不宜过多;
( 2) 气管插管拔除后2h 内不宜进食;
( 3) 评估患者的病情、体力、吞咽、咳嗽反射、咀嚼功能、意识状态等根据病情选择进食途径,选择经口或插胃管进行鼻饲;
( 4)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及做呼吸锻炼,以增强保护性的生理反射恢复。
用感性的触角洞察护士职场
用理性的思维审视护理发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