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埋没在「全体医护人员」里的护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8/20 护理人

来源:306血管(vascularsurgery306)
转眼之间,萌小护参加血管外科工作已经一年了。亲眼看到自己亲手护理的病人一个个出院了,心情很激动;看到患者送给科室的锦旗上,却始终没有出现过萌小护的名字,似乎自己永远被埋没在“以及全体医护人员”里,心情又是那么沮丧。每念及此,便不由自主地在键盘上敲击,用键盘单调的敲击声倾诉着萌小护的情怀…

冯唐在他的《冯唐诗百首》里写过这么一个句子:“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
二十来岁的你,有多久没好好谈恋爱了?多久没回家了?二十来岁的你,用青春守护着这片乐土多久了?无论是北京的霓虹初上,还是夜尽天明;无论是后海歌舞升平的午夜,还是三里屯灯红酒绿的黎明,你另类的‘夜生活’有多久没停止过了?
其实,你们还是算漏了北漂一族,除了五环外的蚁族、柜族,鱼塘下的水族,还有北漂一族甚至连名分都没有:他们生活在北京,时区却常常在西雅图,他们是北京的“夜光族”——护士。
为什么没有名分?不是被遗忘,而是因为护士的角色是尴尬的,作为我泱泱大国任劳任怨的小护士一枚,翘首以待医疗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的那一天,却未曾想碰上了医患矛盾雪上加霜的今天。
如今,护理学已经与临床医学并驾齐驱为临床一级学科,美其名曰也算是“医生的手足”了,实则却还是医生的“手”and护士的“足”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早闻某圈有靠‘胸’和‘腿’吃饭的人,殊不知我圈早已是靠‘腿’吃饭的鼻祖。
在病人的眼里,护士难免被冠上这样的标签“跑腿的”、“不耐烦”、“机器人”、“低学历”。“每天给同样的人输同样的液,可一转眼就翻脸不认人了,转一个身就要问老娘叫啥名,真是被她们的愚蠢给烦死了。” “问他们要一片安眠药、打一针止疼针都做不了主。”......
在医生眼里,护士也常常被誉为“机器人一样的干活”,就像四个月一批急速出栏的“仔猪”,三年一批两年一批就出来,还不谙世事,学历低、嘛不懂就出来赚钱,专业知识更是一塌糊涂。实话说我又怎么能与五年一本+三年一研+三年一博相提并论,医生基本是护士的叔叔,于是,医生一句话就可以少跑一里路的事,她们宁愿多走一里路也自己担着。多少个夜里,怀着不敢惊扰“蜀黍”好梦的惶恐。说好的拍档,曾几何时人当你是真partner. Wuli小护呀!
而社会呢,北京的护士大多是剩女,条件稍微好点的人是不会喜欢护士的,为什么呢?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呐:①日夜颠倒的生活照顾不了家庭;②整日与病人打交道易携带病毒回家;③见惯了生离死别的人比较冷漠...
所谓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恨一个人刀刀毙命呀!更何况此话言之还有理。


多少人中了何以琛的一句不将就,就这样老死闺中烂白菜了。今天wuli小护伤心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说好的白衣天使呢?为什么护理的病人出院了,送给医生的锦旗上,自己的名字永远埋没在“及全体医护人员”里?为什么从红苹果熬成了黄苹果的这一段青春,无数个夜晚,只有病人尖酸刻薄地打听一个月工资好几千呢?就好像护士的报酬永远是沾着医院的光,得来的是如此之侥幸。没有人承认过他们的辛苦,一针不合就翻脸。其实,鲜有人真正知道护士。
别人在谈恋爱装修房造娃儿,她在病房输着液;别人在巴厘岛沐浴阳光,Hong Kong、 泡菜国疯狂扫货,她在准备周考月考;大妈们都在KFC拉着横幅爱着国,她在那里对着药…朋友圈里的鲜花和钻戒,就算是重样的男朋友,都与她们再无干系,顶多三五一群在护士站羡慕嫉妒哼一番,又各自扎根在无穷无尽的活里。
在看似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的事,她们却不知不觉地落后了:小到几天不知外面的天气,到缺席一个又一个朋友的婚礼,再到几年也不能跟家人吃一次团年饭,甚至生离死别的最后一面也不能赶到。他们就这样与朋友、亲人生疏隔离,日夜颠倒地过着这样的人生,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多少年了,还欠着自己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护士不是机器人
病房就像一个家庭的缩影,柴米油盐酱醋茶。药品耗材棉签碘酒,每一样需要请领的物品,多领造成浪费,少领造成不便,如何达到阴阳平衡,都需要护士运筹帷幄。
有时晚夜间医生下个特殊药品,这就要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盘算哪科有这种药,还需要动用面子,因为可能人不一定借给你。这就需要通晓全院的业务情况。
熟知每个病人的病情乃至脾气秉性,甚至每个病人的脚步声。比如能将什么样的病人跟什么样的病人安排在同一个房间这样的连连看游戏,少了护士这样用情至深的了解肯定是要掐起来的。
她们参与的每一场抢救都是一场战斗,将全力用强加在瘦小的胳膊上复苏,哪怕早已经是精疲力尽,还是会神经反射一样按压到最后。
她们自学了修打印机、电视机、水管,自己搬水喝,她们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她们爱争斗也善于会分享。
她们勤奋好学,从什么都不懂很快晋升为小达人,她们自学英语、舞蹈、她们有时间就健身,翻开她们的手机,关注的全是医学公众号。

二·护士不是无情人
其实见惯了生离死别,护士们并不是绝情了,而是更多地把一份感性上升为一份冷静与责任。她们常常会小气到为手抓饼里加不加一根肠而纠结,但是他们会自发组织为贫困病人捐款,为产科弃婴买奶粉甚至收养,也有时也要为跑路病人的账单埋单。
三·护士也需要被鼓舞
扎针是护士的事,但从没有硬性指标规定护士必须一针见血,对比美国、澳洲这样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护士已然是温柔貌美技术强了。之前某圈著名演员曾微博发文称“自己住院遭当小白鼠,护士连连穿刺不成功”。因未注明位置,所有心疼她的粉丝纷纷起来要人肉出这名护士,试图将其千刀万剐,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呀。还好这名花旦出来澄清啦!发文称“对不起,自己未说明,并不是在国内,国内护士技术还是非常好的”。哎妈,萌小护真要为我泱泱大国小护士捏一把冷汗啊!试问,在护士的一生中,不管遇到怎样血管形态的病人,一针见血就是她们的职责了吗?更有甚者,一针不见血,就要砸破她的脑袋,试问,能这样睚眦必报你的小护士吗?
萌小护发现,大多数护士自己也是麻木的。面对辱骂、动手、不公平,她们更多的是选择了接受,因为没有人为她们出头。媒体网上曝光的护士被打事件也都是一一不了了之了。大不了白衣天使的头衔还给你们,爱咋咋地吧。
萌小护以为,尽管我们的名字也许永远会埋没在“以及全体医护人员”里,但是,锦旗的背面,却密密麻麻地隽写着她们勤劳的名字,每一个回不去过的年,每一个坚守的夜,每一场陪伴的青春。除了镇守边疆的战士,讲台上的教师,手术台上的医生,值得尊敬的还有跑断腿的护士。
萌小护尽管满心委屈,擦干滴落腮边的汗水与泪水,还是在用即将跑断的腿努力着,努力着,为了难以忘却的初心...
谁又能说我们不是最可爱的女孩呢?
诚 邀
还没有关注“护理人微信公众号”的护理同行,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之后,留下你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一起传递300万护士的酸甜苦辣!
投稿爆料:huli_ren@126.com
微信联系:加微信chenxi20160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