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球囊面罩通气,你都会了吗?
2016/9/16 护理人

现在知道它的重要性了吧,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它吧。
结构:四部分、六个阀

适应证:
1.心肺复苏
2.膨肺
3. 清除气囊上分泌物。
4. 各种原因导致的的呼吸抑制(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5.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6.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禁忌证:
a.未经减压及引流的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的病人。
b.中等量以上的咯血的病人。
c.重度肺囊肿或肺大泡的病人。
d.大量胸腔积液
e.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之前病人。
f..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g.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病人。
h. 活动性肺结核
使用前检查:
a.球体测试:操作者挤压呼吸囊,将手松开,呼吸囊应自动弹回原状;
b.单向阀测试:连接单向阀,挤压球囊,单向阀打开,单向阀功能正常;
c.减压阀测试:用手堵住出气口,挤压球囊,检查减压阀功能正常,使用时应将压力安全阀置于开放状态;
d.储氧袋测试:连接储氧袋和氧气导管,将氧气导管连接在氧气装置上,氧流量8~10L/min(氧浓度40%-60%,最高可达到100%),挤压球体,进气阀会关闭,使得储氧袋膨胀,不漏气;
d.储氧安全阀测试:向储氧袋内充气,将接头堵住,挤压储氧袋应有气体从储氧安全阀溢出;
e.检查面罩是否完好无漏气,接于呼吸器出气口处;


具体操作细节:
容量:成人球囊一般为1500ml,双手捏到底压缩气体量可达1350ml;儿童、婴儿的球囊容积/最大压缩气体量分别为:550/350ml;280/100ml. 而正常呼吸潮气量400~600ml就足以达到通气目的,所以,平时抢救或转运时只需单手捏到底即可,儿童按捏呼吸囊的前1/3部,成人按捏呼吸囊的2/3部,约挤压呼吸囊的1/3(320ml)~2/3(980ml)见胸廓抬起即可。否则容易导致过度通气使气道压过高引起气压伤、呼吸性碱中毒及胃胀气。(同时也要注意,插管跟面罩通气又应该有所不同,插管一般无关气道开放的好坏问题,而且基本上不会跟面罩通气一样多少会有漏气或把气体压到胃内的可能,所以面罩通气又可以适当增大压缩量。)
呼吸频率(RR):给予一般成人呼吸频率12~20次/分, 若无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可保证足够分钟通气量。如果病人还有自主呼吸或恢复了自主呼吸,挤压应该部分通气顺从自主吸气,在两次自主呼吸间隔中若时间过长,可给予一次辅助呼吸,这种模式如果捏得好,可基本等同于呼吸机V-IMV模式。这时候,手对捏球囊时的阻力感觉即相当于呼吸机的压力传感器了。
吸呼比(I:E):最好能保证在1:1.5-2,挤压球囊时间应长于1s,待呼吸球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否则可引起“人机对抗”,引起气道压高、内源性PEEP升高、重复呼吸等问题,影响通气效果。当然,在心肺复苏时,应按指南里面的30:2给予通气。
临床应用:
心肺复苏
单人(仰面举颏法)
EC手法扣面罩,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囊.

双人(托颌法)
患者头侧的施救者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面罩的周边提供完全的密封,施救者用剩下的手指举起下鄂和伸展颈部,同时观察胸部起伏,第二位施纠者慢慢积压气囊(大于1秒钟)直到胸部隆起.

膨肺(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
操作前:
充分吸出气道内及口鼻腔分泌物;气囊内适当充气;评估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氧合和肺部体征;

气囊上坠积物清除
操作流程:
1.患者操作前30min停止鼻饲;充分吸引气管内及口、鼻腔分泌物,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2.两人配合,一人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
3.于第二次潮式呼吸吸气末呼气初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通气(以患者潮气量2~3倍的通气量送气,且操作时无明显对抗)。
4.同时,另一人用10ml注射器将气囊完全放气,在简易呼吸器送气末将气囊充气。
5.再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可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为止。
6.将患者体位恢复至半卧位,测量并维持气囊压于25~30cmH2O。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的注意事项:
1、心肺复苏时面罩要紧扣鼻部,否则易发生漏气。
2、当婴儿及儿童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自动提供调整压力,以保障患儿安全。如果需要较高的压力,请将压力阀向下压,使安全阀暂时失效。
3、吹气容积太大及吹气次数太多会令胸腔压力增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下降;
4、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若患者出现烦躁、呛咳时球囊通气会造成气道内压力过高此时应禁止继续给与通气;
5、如果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
6、严禁将球囊两头的接口拆除,避免漏气。
清洗消毒:
每一次使用完简易呼吸器后均应消毒。消毒后做好测试工作,保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后,操作者戴一次性手套在流动水下冲净分泌物,各部件拆开,置入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或送供应室消毒。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储气袋及硅胶面罩只能用75%酒精擦拭,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现在不管在监护病房还是外出安心多了吧。
参考资料:
《呼吸治疗教程》 王辰
急诊气道管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2010
危重症护理临床实践
来源:河南省医呼吸内科
诚 邀
还没有关注“护理人微信公众号”的护理同行,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之后,留下你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一起传递300万护士的酸甜苦辣!
投稿爆料:huli_ren@126.com
微信联系:加微信chenxi20160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