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医学堂丨咽喉疼痛着实难忍,道医五招制宜!
2016/5/7 道医

    

     中国道医

     咽喉疼痛着实难忍,道医五招制宜!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小编导读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越发炎热,空气也越来越干燥,火气也越来越大!而火气的上升,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常见的咽喉疾病,火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咽喉不适,说话不方便,吃饭喝水都有困难,怎么办?道医治疗咽喉疼痛有妙招!

     咽喉疼痛指以咽喉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不包括喉痈、喉瘤、喉痧、喉息肉等病所致的疼痛,也非外感时兼有的咽喉疼。

     咽喉连于肺胃,为肺胃之系属,又是诸经行聚之所,故不论感受外邪,还是内伤脏腑,病变常反映于咽喉。

     1燥热咽喉疼痛

     咽喉干燥疼痛,口渴欲饮,大便干,小便黄,或兼有声音嘶哑。

     因燥热内蕴,或用嗓音过度,热邪上炎,燔灼咽喉,耗伤津液,故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嘶哑、口渴等症。大便干、小便黄亦为燥热引起。治宜清热滋阴,润燥利咽,用玄麦甘桔汤加味:

     玄参10克,麦冬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升麻10克,薄荷8克(后下),胖大海10克。

     上7味,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服2次。

     方中以玄参、麦冬清热滋阴;薄荷、升麻疏散风热;桔梗、甘草、胖大海清利咽喉。本方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症状较轻者。

     2火毒咽喉疼痛

     咽喉刺痛,起病急促,咽喉肿胀炽红,咽困难,舌红苔黄,脉洪数。

     火毒内蕴,上出于咽喉,故咽喉刺痛,肿胀。火毒结于咽喉,气机不利,故吞咽困难。舌红苔黄,脉洪数俱为火毒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利咽,拟方:

     连翘12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升麻12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木通10克,白芍10克,羚羊角0.5克(研末冲服)。

     上10味,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兑入羚羊角粉,适寒温服。日1剂,服2次。

     方中用连翘、栀子、黄芩清热;升麻、射干、甘草解毒;桔梗开提肺气;木通通经络,开闭塞,导热从小便出;白芍和营利下;羚羊角既清热又解毒。本方清热解毒之力较强。适用于咽喉疼痛症状较重者。

     另外在治疗时,还可配合针刺,在两手大拇指内侧端少商穴放血。

     3痰湿咽喉疼痛

     咽部隐痛不适,似痰阻于咽喉,咳吐不爽,伴头晕,胸闷,舌苔腻。

     因痰湿壅盛,阻于咽部,气机不畅,故咽部隐痛不适,并有头晕、胸闷等症。治宜化痰降气,用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贝母10克,射干10克。

     上6味,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服2次。

     方中以半夏、陈皮化痰理气降逆,茯苓淡渗利湿,射干清利咽喉,贝母化痰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可化痰散结,降气利咽。

     4肺痨咽喉疼痛

     素有痨病,又见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口渴,脉数。是为肺阴虚,水源枯竭,肾中相火旺盛,虚火上炎,故咽喉疼痛,嘶哑,并口渴,脉数。治宜清热泄火,引火归原,用滋肾丸:

     知母30克,黄柏30克,肉桂3克。

     上3味,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服2次。

     方以知母滋补肺肾之阴,黄柏清下焦之热,少佐肉桂以引火归元。本方药虽简单,组方严密,为滋肾阴泄相火之名方。

     5肾虚咽喉疼痛

     咽喉微痛,病程日久,伴口干,头晕耳鸣,腰酸,虚烦失眠,小便清长,两足不温。

     证因肾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浮,故咽喉微痛,口干,头晕耳鸣,虚烦失眠;阳虚于下,不能温化,故小便清长,两足不温。治宜补益肾气,用肾气丸加味:

     熟地18克,山萸肉10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附片3克,肉桂3克,地骨皮10克。

     上9味,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服2次。

     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六味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上浮之阳;附片、肉桂温补肾阳以化气,并引上浮之火归原;加地骨皮清虚热,助上药阴阳平衡。全方滋阴补肾,清热制浮阳,适用于肾虚之慢性咽喉疼痛。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黄芪是个宝,女人要看,男人更要看!

     早晨醒来第一件事该干什么?很重要哦!

     关注道缘,从这里遇见你的信仰!

    

     中

     国

     道

     医

     问诊咨询/投稿

     微信号:w15301134567

     邮箱:89928269@qq.com

     ◎ 中国道医微信平台由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中国道医研究院创办,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教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使道医文化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减少人类疾病,提高健康水准。

     ◎ 宗旨: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 如何关注中国道医微信平台

     ① 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道医"一键关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号:cndaoyi

     ③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中国道医订阅号

    

     微信号:cndaoyi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道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