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12国际护士节!让你感动的”最美天使心“!|三版
2016/5/9 广东卫生信息



最美天使心
——我眼中的急诊科主管护师林蔚
天使是爱和生命的象征,因此人们经常将护士比作“白衣天使”,她们关爱生命,救死扶伤。近几年来,医患纠纷频发,经常听到“白衣天使”受伤的新闻。但是在这样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依然闪烁着很多一直保持着纯真、善良、有爱心的美丽天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的主管护师林蔚就是其中一位。 温暖善良,对病人亲人般关怀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急诊的患者情况多种多样,而林蔚对每一个病人都是用真心去对待,她从不把患者当成病人,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照顾帮助,除了为患者清除病痛,还关心开导他们,使其走出困境。
2013年冬的一个下午,刺骨寒风吹拂着,从火车站接回来一位衣着单薄的年轻姑娘,由于与男朋友吵架情绪低落不想回老家而且有轻生的念头。当班的林蔚了解到病人的情况后,及时来到病人身边,看到她单薄的着装,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毛衣脱下给了姑娘,并与之倾谈,开导病人。
通过林蔚的耐心劝导,姑娘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愿意回家。在姑娘离院前林蔚还从自己的身上拿了200元给她。姑娘非常感动,连声多谢,还要留下林蔚的电话说以后来找她还钱,林蔚只是笑着说:“快回家吧,家人等着你啊。”
还有一次,急诊来了一位失业且疾病缠身的外地中年男子。他在广州找工作失败,仅剩不多的财物又不幸被盗,在火车站附近徘徊流浪直到生病晕倒被送到医院。来院后林蔚帮他垫付了药费,给他买吃的,为他提供回家的路费,还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生活。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只要林蔚知道患者真的有困难,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因此很多患者都和林蔚成为了朋友。但她从没想过要求回报,只将这些归为淡淡的一句:“人生中的每一场相遇都是一种缘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神圣使命,对护理工作执着热爱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护士是这条道路上的护航使者。19年的临床护理经验,17年的急救技能锤炼,早已让林蔚蜕变成一个专业知识过硬、技能娴熟的急诊人。
仍然记得2003年春节期间,“非典”狂魔肆虐南粤大地。在病因不明、传染性极强的情况下,一批批患者和因救治患者而被感染的医务人员纷纷倒了下去,以致谣传四起、人心惶惶。但是林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抢救病人于危急。厚重的防护隔离衣,忙碌的步伐,各种突发的病情变化,面对无力挽回的生命,看着身边倒下的同事,她痛哭过,畏惧过,但从未退缩,因为白衣穿于身的神圣与责任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行。
她总是对自己的病人和身边的同事说:“一定要相信科学的力量,要相信我们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战胜‘非典’病魔。”她的话语对于那些对生命已绝望的病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最温暖的鼓舞。全院上下众志成城,一个多月之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落下了帷幕,挂起了胜利的旗帜。她也因为在2003年“非典”期间表现优异获得广东省优秀团员称号,并获抗击“非典”三等奖的殊荣。
面对急诊的各种突发状况和不可预测性,急诊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更要有不断求新求突破的学习劲头。林蔚在2009年4月,经过层层选拔,获得了到香港参加为期一年的由原广东省卫生厅和香港医院管理局共同开展的急诊专科护士学习项目,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从香港回来后,林蔚利用所学积极地参与完善科室的各种护理流程、急救技能培训、科室诊疗环境改善等工作,特别是在病人安全以及临床带教方面都做出了创新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医院的同事和院领导的认可,同年获得了医院优秀员工称号。
这19年来,林蔚对待护理工作认真严谨,始终坚持如亲人般呵护每一位患者;面对高强度的临床护理工作,她始终坚持一个护士应有的使命感;同时她认为护士也应该拥有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因为一个幸福和快乐的护士可以燃起自己生活的信条,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生命的乐趣。
她的所言所行诠释了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应该是这样的:
不因病人偶尔的谩骂而失去对患者的爱和宽容;不因放大的不良护患关系而对护理的前途失去信心;不因同事的消极语言或者离去而悲观失望;
不因前方道路有艰难而停下脚步或选择逃避。
真正的热爱是把一生的事业当成自己一世的执着,明白自己心中的爱,踏实于手中的工作,快乐于每一次抢救病患之时,与同事无间隙的合作。护理这条路,如若深爱,请认真地爱下去。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CU里的男护士
张晓璇 陈二辉
自2008年毕业以来,陈二辉一直在广东省中医院ICU病房,承担着繁重、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作为一名男护士,他在护理行业中演绎着精彩的“别样年华”,为“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职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他刻苦钻研,致力打造优秀的亚专科小组。参加工作以来,陈二辉一直钻研CRRT护理,先后到珠江医院及中南大学附属医院学习CRRT。
2012年,当选CRRT亚专科护理小组长后,为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延长CRRT治疗时间,降低堵管发生率,他不仅在平日工作中,善于发现CRRT过程中的问题,而且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和医生探讨。通过这些年对CRRT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CRRT的培训及管理办法,协助医生并指导护士完成CRRT500余次。
他以指南为指导,制定CRRT Doctor/Nursing Checklist(核查单),规范医生、护士CRRT的装管、上机、下机流程,把CRRT从装管到上机的时间缩短了20分钟,上机合格率提升4%。他对科室抗凝方案积极提出新想法,将外院的枸橼酸抗凝技术带到科室,并配合医生进行CRRT枸橼酸抗凝。当护士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与医生沟通,上网查阅相关文献,一一解决护士的疑问,减少医护沟通的障碍。对于用枸橼酸抗凝的患者,他总在床边指导护士进行操作,务求让管理CRRT的护士能够清楚枸橼酸抗凝的原因,确保整个使用过程顺利进行。通过他的培训、指导及不断完善,科室患者在CRRT治疗总时长较前延迟8~12小时,最长可达72小时/人次。
ICU的护士顶半个医生,要做好医生的眼睛,预见、评估、思考、处理,配合医生及时救治每一位病人。他常说病人是衣食父母,保证护理安全是最基本的职责,容不得半点马虎。
有一次他送一位自动出院的重症天疱疮病人回家,刚出医院不久,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出现了心跳骤停,他立刻配合医生展开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突然急救车急刹车,正在做心肺复苏的他由于惯性瞬间向前栽去。他不顾疼痛马上站起来继续配合医生抢救,从医院到病人家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他和两位医生一路抢救。到病人家的时候,他们的胳膊都已经抬不起来了。
回到医院,同事发现陈二辉已是伤痕累累:头部有些外伤,身上多处擦伤,最严重的是大腿刮破了一层皮,干燥的血渍把裤子和皮肤粘在一起。科室医生为他处理了一下,第二天陈二辉又投入到科室工作中。
很多人都说ICU工作太苦太累太紧张,陈二辉却从不抱怨,数年如一日,将全部热情奉献给了ICU护理工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护理二十年 苦并快乐着□ 赖锦兰
自1992年毕业至今,二十多年的护士生涯,转眼经年,却恍如昨日。
护理工作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苦乐并存。
我们的苦,有工作繁重的苦。上世纪90年代,护士严重缺编,只有5个人排夜班。遇上同事有困难,就可能剩下3个人排夜班,那时候觉得还没睡醒下一轮夜班又来了。我个人最高的记录是夜班一个小时3台宫外孕急诊手术,备皮、配血、留置针、导尿、手术交接、心电监护等等,而病房里还有引产的病人在哭喊着待产,真正体会什么叫“打仗”。每天陀螺一样连轴转,累是在所难免的。
有不被理解和尊重的苦。患者由于辗转求医、病痛的折磨、经济的压力,往往到我们护士面前,就变成了发泄不满情绪的重灾区。可能你一句无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被揪着不放,甚至被放大和歪曲。面对这类患者,我们除了更加小心谨慎地做事,把该说的话说透,不该说的话一句不说,别无他法。
有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的苦。我们除了是一名护士,还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三班倒的工作,让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变得稀少。在家人生病需要你照顾的时候,在孩子的功课和接送需要你分担的时候,在丈夫的喜怒哀乐需要你分享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是缺失的。因此我们倍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尽可能地让每天过得开心一点,少一些争执和埋怨,多一些体谅和支持。
我们的乐,有职业磨炼之后成长的乐。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即使不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足以让我们遇事沉着,在我们所熟知的领域,能有条理、有计划地解决问题。职业也造就了我们的个性,外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学医的,爱干净、泼辣能干,总是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还井井有条。
有与同事朋友间互相扶持、甘苦与共的乐。我们医院的很多科室,都是九十年代后创建的。一个科室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再到壮大,直至如今的每年稳步增长提高,离不开科内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回头去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当时的团结协作,意见有分歧的争执,完成任务后的相视一笑,每一点每一滴在今天都显得弥足珍贵。
有辛勤付出之后价值体现的乐。去年底某单位体检时,遇到以前的一个病人,时间太久,护理过的病人太多,我早已不认得她了。但她一眼就认出了我,非常激动,她告诉我:“我不孕症多年,就是在你们妇科治好的。如今,我儿子都读大学了,我让他学医了,儿子也觉得学医很光荣。”我问她:“学医不怕苦吗?现在有些地方还有医生护士被病人和医闹打伤的。
”她说:“别的行业一样有烦恼,坐办公室的免不了勾心斗角,做生意的朝不保夕。还是学医好,收入稳定,工作有价值有意义,医闹伤人的毕竟是极少数。”仔细想想,何尝不是这个道理,我们遇到故意刁难和医闹伤人的毕竟是极少数。我们每天的工作确确实实是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促进了康复。工作多年之后,什么不多,熟人最多,走在大街上,随时都有可能遇上你护理过的病人或家属,她们(他们)善意的招呼,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认同。
“用我们辛勤的劳动,获得合法的收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我们医院领导的目标,也是我们所有佛山市中医院人的未来。
(作者单位:佛山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新生
东莞市桥头医院一助产士怀抱新生婴儿 邹锦考 摄

走近最美 “铅衣人”
□ 李若铭
人们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有着轻盈的身姿、洁白柔软的翅膀,可有这么一群护士的翅膀却是金属铸就——她们就是介入手术室护士。
介入手术需要借助X光照射显像。手术中,X射线发射源放置在床下,正对病人胸部,上方则是接收器。医生可以看着影像为患者进行精确手术。医护人员为了自我防护,需要穿上铅衣,戴上铅围脖、特制眼罩等。在手术过程中她们背负着二十多斤重的铅衣来回跑,拿导管、递药物、配合抢救,一天十几台手术下来,每每都是累得筋疲力尽。
由于介入急诊患者多,病情多是危、重、急。时间就是生命,不管寒冬酷暑,中午还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打来,她们都是第一时间奔赴手术室参与抢救。记得冬天一个普通的夜晚,三点半,一位76岁的老太太半小时前因心肌梗塞、心衰被紧急送到医院,意识已经模糊,随时有生命危险。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她直接推进介入手术室。
医护人员开动DSA机,紧张有序地进行抢救:吸氧、输液、连接心电监护、消毒、铺巾、穿刺、进血管鞘、传递材料……电击除颤,心脏按压,静脉用抢救药的同时,紧急做冠脉造影查明梗塞位置,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保驾护航,进导引导丝然后给予冠脉内球囊扩张血管行支架植入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手术,老太太终于转危为安。
因为手术的特殊原因,她们每天都不得不“吃”着射线,为避免过多的辐射她们不得不穿上铅衣,迈着沉重的步伐传递着重获健康的希望。
手术器械传递的是她们对工作的使命、对患者的责任。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疲倦的汗水已从她们的脸颊流下,浸透她们的衣衫,然而看到病人的转危为安,获得新生健康,她们又仿佛忘却了沉重铅衣带来的疲惫……
即使背负由金属铸就的翅膀,她们也依旧可以展开翅膀翱翔。她们是身披“铠甲”的天使,是最美的“铅衣人”。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
“ 白衣天使 的眼泪 ”
护士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因为她们挽救千百万人的生命,用无私的爱温暖着每位病人的心灵。也只有“白衣天使”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默默回首,不知有多少泪水从我的脸庞流下。既有喜也有愁,既有委屈也有幸福,这一切历历在目让我毕生难忘。
记得18年前的一天,我刚上班不久,曾有一位产妇因为我工作经验不足,宫口开大掌握不准确,没有及时送入产房,差点导致产妇在病房洗手间产下小孩。那时我为自己的失误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去年一个寒冷的早上,我科一位右拇指再植术后一周的患者因换药后手指疼痛难忍,医生开具医嘱立即给患者肌注曲马多100mg。我给患者肌注完曲马多针后,突然脑海里一闪念:“手指怎样啦?”我马上移开护驾烤灯,掀起治疗巾,眼前的一幕简直让我目瞪口呆,右拇指颜色苍白、皮温冰凉,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消失。我慌中不乱,一边按响床头铃通知值班医生,一边将患手水平放置,加强保暖,然后按医嘱肌注罂粟碱30mg,密切观察病情。15分钟后,患指颜色逐渐转红润,皮肤变暖,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正常。患者冲我笑了并向我竖起左拇指,那时的我留下成功的眼泪。
当我科一位50多岁颈髓损伤伴四肢不完全瘫的患者术后两周扶着助行器在病区缓缓地向我走来时,我流下了开心的眼泪。
每当孩子用恳求的眼神看着我,苦苦哀求道:“妈妈明天放假好吗?我想多睡一会儿,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到学校。”而我7点半前必须到医院上班却不得不那么早送他去上学去时,我流下了内疚、惭愧的眼泪。
当我治疗、护理操作失误,病人及家属在我面前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时,我流下的是渴望理解的眼泪。
当我科一位精神异常患者从3楼坠落导致胸腹腔积液及失血性休克,经过全科护士共同努力、精心护理一周后患者病情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但家属因经济困难需带她回老家休养时,我留下了可惜的眼泪。
当我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我们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情况,患者对护士的服务给予衷心好评时,我留下了被信任的眼泪。
我并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但却是一个可能为任何事情所感动的护士。虽然不能在护理领域轰轰烈烈,但我无怨无悔地爱着我的职业。每当我和同事们目送着康复病人欢快的身影,迎来病人和家属声声感谢,每当自己的辛苦工作体现出成果的时候,所有的辛苦、所受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作者单位:东莞市桥头医院外二科)
推荐阅读
【悼念】陈仲伟主任一路走好,惟愿天堂充满爱!
【紧急通知】省卫计委:严密防范暴力伤医事件!
【头条】省卫计委党组书记段宇飞探望重伤专家及家属,呼吁全社会关爱医务人员!
【痛心】省医医生被砍30多刀,生命垂危!省卫计委表态:对伤医行为零容忍!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专题页面,获取更多医药卫生招聘信息!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卫生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