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你离科学的“坐月子”有多远?
2016/8/21 大健康观察

新生命的诞生所带来的不仅是喜悦,还有对体力的巨大考验,同时产妇的身体也经历着各种变化。产后依旧膨大的子宫和妊娠所造成的腹肌松弛令产妇的腹部仍似妊娠。子宫复旧的过程中,产妇可感受到类似于分娩时的宫缩痛。产后的恶露,期初为鲜红色,之后可呈粉红色至褐色。

在产后的几周内,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体内激素的变化、初为人母的责任感、哺乳以及照料新生儿所带来的严重睡眠不足,都会对产妇产生影响。
远离恐吓式的“月子病”

中国人坐月子的传统,有好也有不好。好的一方面是,科学的坐月子,合理的休息和适当的活动,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到孕前。但是也有一些关于“月子病”的传说,越传越可怕,不仅不能在月子里让新妈妈好好的放松,反而因为各种伪科学、各种传言造就的毫无医学根据的“月子病”,增加新妈妈在月子里心理和生理的负担。比如月子里不能刷牙洗澡,不能看手机看电视,不能见风、大夏天要穿棉袄,不能开空调,不能下地活动,不能沾凉水.......总之什么都不能,如果怎么样,就会得“月子病”,这种恐吓式的说法,根本不是坐月子应有的好好修养,而是蹲监狱式的被绑架。

大多数地区坐月子是一个月,医学上关于产后身体的恢复期叫做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通常为6周。因为子宫彻底恢复到孕前需要6周,所以产褥期的定义为6周。但是除子宫复旧到孕前外,产妇大多数的身体复原在30天内都能恢复了,所以“传统月子的30天”完全足够。

简单的说,一般生产之后,除了乳腺(哺乳期),其他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在42天内恢复到正常未孕前的水平。那么这42天身体到底哪些部分需要恢复?掌握了这些变化,就能在了解产褥期真正应该注意的问题,就能真正的鉴别哪些属于“科学坐月子”的注意事项和“伪科学”的月子陋习。
产后的身体恢复

新妈妈在生产时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在产后42天身体的变化会逐渐恢复到孕前。所以“月子”期间好好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的休息能够加快身体的恢复,有利于泌乳,但是充分的休息并不等于完全卧床。最科学的坐月子的方式是充分休息,适当活动,合理营养。而产妇生产之后身体各个系统都需要恢复,但是当你掌握了身体都那些需要时间恢复之后,就不会再担心所谓的“月子病”,因为除了以下身体需要康复的内容,其他的传说都是风马牛不相关的。
1、子宫的复旧

产褥期子宫的变化最大。在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到为孕前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子宫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一般在产后6周就会恢复到妊娠前的大小。子宫内膜再生,宫颈会在产后4周恢复至未孕前。
子宫的复旧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母乳喂养会刺激身体产生催产素,能促进子宫收缩和复旧。所以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有极大的好处,而且母乳妈妈的身体康复也有巨大的作用。

2、阴道的变化
顺产(阴道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粘膜及周围组织水肿,阴道粘膜皱襞因过度伸展而减少甚至消失,致使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低。阴道壁肌张力于产褥期逐渐恢复,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粘膜皱襞在产后3周重新显现,但是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仍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

3、外阴的变化
分娩后外因轻度水肿,与产后2~3日内逐渐消退。会阴部血液循环丰富,若有轻度撕裂或者会阴侧切缝合后,均能在产后3~4天愈合。

4、盆底组织
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胎儿先露部(胎儿头部)长时间的压迫,使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至弹性降低,且常伴有盆底肌肉纤维的部分撕裂,产褥期应该避免过早的进行较强的重体力劳动。

如果能在产褥期坚持做产后康复锻炼(kegel训练),盆底肌可能在产褥期内就恢复至未孕状态。如果盆底肌机筋膜发生严重撕裂造成盆底松弛,加之产褥期过早的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者分娩次数过多,且间隔时间短,盆底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以上均是导致阴道脱垂及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
5、乳房的变化
产后的乳房主要是泌乳。哺乳能增进母婴之间的亲密感,乳汁的分泌量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保证产妇休息、足够的睡眠和可口的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精神刺激至关重要。

6、 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
子宫胎盘血循环终止,且子宫缩复,大量血液从子宫涌入产妇的体循环,加之妊娠期组织间液的回收,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增加15%~25%,应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循环血量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但是高凝状态的血液,如果产妇长时间静卧,不活动,很容易产生深静脉血栓。(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长期卧床不动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诱因之一!!!)
所以产后应该尽早适当活动,顺产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或者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待拆线后伤口不感觉疼痛时,也应该做产后康复训练。产后康复训练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使盆底肌及腹肌张力恢复。

7、消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胃肠蠕动及肌张力均减弱,胃液中盐酸分泌量减少,产后需要1~2周逐渐恢复。产后1~2日产妇常感到口渴,喜欢进食流食或者半流食。产褥期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加之腹肌及盆底肌松弛,容易便秘。

8、泌尿系统的变化
孕期体内潴留的多量的水分主要经肾排出,故产后1周内尿量增多。在产褥期,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由于膀胱肌张力降低,加之外阴切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器械助产、区域组织麻醉,均可能增加尿储留的发生。

9、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产后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月经复潮及排卵时间受哺乳的影响。不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的产妇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一直月经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月经复潮较晚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期产妇月经虽未复潮,却仍再次怀孕的可能。

10、 腹壁的变化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初产妇腹壁紫红色妊娠纹变成银白色陈旧妊娠纹。腹壁皮肤受增大的妊娠子宫影响,部分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出现不同程度分离,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在产后6~8周恢复。

看了这么多,各位小主们了解了吗?现代社会可以保持室内恒温,所以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不需要穿很多。产后身体会很虚弱,但是也不是不可以洗澡刷牙,还是可以适当看电视用手机的,所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科学坐月子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健康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