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越讲道理,孩子往往越不听话?原来你错在这儿!
2016/6/12 父母课堂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有3种教育方法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它们分别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即便这句醒世箴言已流传百年,但这3种教育方法恰恰是很多中国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

     尤其“讲道理”,似乎是受很多父母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渐渐地人们发现,讲道理对于教育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收效甚微——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固有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

     一个人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往往就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

     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示负责和爱,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不过,这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此前,遇到过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孩子经常很固执逆反,不管家长怎么说,就是不听。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做得对不对,周围又不时地有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想让他做什么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必须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真的没能控制住,对孩子动了手。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黔驴技穷,也堕落为自己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包括很多学校老师,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经常脱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去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陈述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刻意感化”孩子。这即是思想家卢梭所说的,3种并不推崇的教育方法的: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生活中我们确实经常见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孩子,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状况,往往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家长的固执。许多家长,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不管大事小事,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样,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劝说孩子服从,让弱小的孩子举起想法的白旗。但是,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这里另有3条建议。

     把“如何说”仅仅理解为一种说话技巧,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终不得要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处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一样,语言所到之处,也应该是一个人观念所到之处。与其向别人讨要说话技巧,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的家长自己站位不高,还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价值观。比如有的家长天性自私,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还容易培养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反被别人超越。生活就是竞争,别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后了!终于,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经验”中,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格局、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限制了他的发展。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如果感觉自己的站位不高,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好 消 息~

     父母课堂微信群2火热开启啦~

     每周都有育儿大咖来袭!

     每周都有一个你最关注的话题!

     亲耳聆听科学有效的育儿理念!

     陪“聊”还有”料”儿,免费提供呦!

     想进群的妈妈,记得先加风之神个人微信:Fengzhishen-107

     我们一个一个拉进群;

     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父母课堂微信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父母课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