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心境,100种风格
2015/8/19 微心语

    

    

    

    衣服往往能暴露你的风格,你穿什么往往能显现出你是谁。

     一百个人也不只有一百种风格。

     你的身边不缺乏风格独特的人,缺的是你发现他们的心。

     淘宝新势力周联合《南方人物周刊》、新浪微博,评选了100张青年独立面孔。他们中间有艺术家、撰稿人、旅行者,也有段子手……里面有很多你可能认识,可能听说过。他们都有各自打量生活的眼光,有各自无须刻意经营的风格。

     他们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如何理解风格即人?如果是你,会如何回答?

     以下是他们中一些人的答案。

    

    

    

    

    

    

    

    

    

    

    

    

    

     我们把上面这些回答做成了明信片,在20日-26日在淘宝新势力周设计师专场购买衣服,就有机会随衣服拿到一张明信片。

     @宋冬野

     人这个字眼太大了,每个人都无法被完全概括,所谓风格大概也是某个节点上创作情绪的体现,在潜意识上创作人也会尽力把美好的一面或者本身想展示的一面放在创作中。谁是什么风格,这个问题大多是由其他人来定夺的,而谁是什么人,估计谁都无法有全面的命题,包括自己在内。

     @陈粒

     风格之事,不可以形求,只能以神遇。遂风格即自然,自然即人。

     @自扯自蛋

     这类短语都经不起推敲,像是辩论赛的辩题。我讨厌辩论赛。跑题想到,“风格”是个好借口,平庸的文艺创作者能以风格不同,来掩饰与优秀的文艺创作者之间巨大的差距。推到“做人”上可能也一样,我们都有各自风格,以此告慰平生。

     @五行属二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言为心声,风格即人。

     @同道大叔

     风格是很多标签的融合,正如提到同道大叔的风格容易和吐槽、星座、女性、情感等标签相关联,每个人都标签组合不同,也会形成每个人独特的风格。

     @琦殿

     总之呢,不管我换什么头像,改什么名字,只要看到一个疯狂使用“爱这个世界”“恨这个世界”“揍这个世界”“操这个世界”“还是爱这个世界”的ID,那一定是我。爱这个世界。

     @天才小熊猫

     在日常写微博的过程中,我有一个习惯,我会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这次所选的主题是否足够好?我的表达方式大家能否看懂?大家的反应会是怎样的?不管我创作什么内容,这三个问题都贯穿始终,我认为“风格”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习惯。是这种习惯造就了你的风格。

     @痞人日记

     布封这句话原意是诠释作品风格与作家的关系,强调作品风格即作家人格的外化,或者说风格即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在我看来“风格即人”并不局限于文学创作的范围,人类是有众多普遍共性特征的群居动物,但人与人仍然有所区分,这都源于外化行为中的个人风格,也就是人类共性中各自保留的感性和自我。

     @东东枪

     燕瘦环肥、柳骨颜筋,先是人构筑风格,继而风格构筑人。拿艺术家举例,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一辈子苦心孤诣地创作,最后留下的无非是一种风格,而梅、尚、程、荀这四个字也就因此有了意义。商业品牌也讲“调性”,甚至有些时候,“调性”就是品牌本身——因为你的范儿,你才是你。

     如果这些你还不过瘾,点击阅读原文,猫力、马頔、张皓宸、Gogoboi、七堇年、阿肆、陈谌、丁一晨……100为风格独立见解者在等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心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