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带着孩子去旅行吗?
2016/9/26 微心语
小时候我很羡慕那些一放小长假或者寒暑假就到处玩的同学
每每听他们分享所见所闻,,心里真是又羡慕又嫉妒
在我的记忆中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在的市区
甚至在我眼里,去隔壁乡镇都是一种小旅行,是种莫大的享受
记得有一次爸妈要去隔壁县拜访亲戚
我千求万求他们,希望带我一块去
爸妈却觉得带上我会很麻烦,于是狠心的拒绝了我
尽管当时我已经懂事,尽管当时只是去邻县
等我逐渐长大,发现有这种思想的不只我父母
还有千千万万的父母也都认为:
带上孩子去哪都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有一种传统观点,就是养孩子是无尽的操心和受累
随着经济慢慢变好,很多家庭开始重视起旅行了
但是仍然有不少家庭不愿意带着孩子出游
列出的理由也是多得令人昨舌
例如花了钱,又花了时间和精力计划好的旅行
结果半路被熊孩子折腾到不行
不管去哪里都要扛着孩子,还有孩子必备的家当
完全无心看风景无心享乐
一场美好的旅行就这样变成了泡影
不少家庭也因为经历过这种事情
所以对于旅行带孩子这件事情非常抗拒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我表示,我能理解父母这种心态
但是,当孩子已经对世界已经有点朦胧意识的时候
有条件的话,还是得带孩子去旅行
小到家周边,大到世界各地
如果明明有机会,却不能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的一大损失
尽管旅途中孩子可能会带给你无穷无尽的小问题
也不妨碍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而所见所闻成为他的阅历
父母的悉心教导在这时候就会变成神助攻
让孩子成长得更快,变得更好

在孩子的世界中,学习是分阶段的
旅行,其实也是如此
分为小学前,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在孩子还是婴儿时期,周围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
都是稀奇的,任何东西都是“奇珍异宝”
这个阶段不如让孩子好好在家熟悉自己的家乡
熟悉自己周遭的一切,包括各种交通设施,生活的一些小知识
父母在这个阶段便起了一个“导游”作用
带领孩子走向正确的三观,掌握基础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带着孩子长途旅行
我并不敢说这样不好,毕竟孩子健康成长的例子也不少
只能说,在孩子尚小并且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
在旅途中带给父母的麻烦会比较多
这样容易导致父母产生一种“光是去一次哪里就够折腾了,以后再也不带孩子出门了”的想法
在小学阶段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接触知识
大脑和视野也逐渐的开阔
开始能从电视,书籍上汲取外面世界的信息
这个时候,父母若是可以,就带着孩子去有美景有美食有游乐园的地方
让孩子体验外面世界的精彩,享受旅游的快乐,从中学习
在我小学阶段,从来没离开过小镇的我被父母带去了市中心看了一次大海
没去之前,我不相信大海是咸的,尽管老师和书都说海水是咸的
在我见到大海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偷偷用手指沾一下海水放进嘴巴里
结果证明书上没说错,老师也没有说错,海水的确是咸的
从书中看到,再到老师提及,最后到我亲身证明整个过程
让我体会到了求证带给我的乐趣
这就像在枯燥无比的学习生涯中注入一股清流,令人欢欣不已。
除了大海,在这次短途旅行中我学会了在车上如何绑安全带
也知道海滩上的砂子是特别细腻的,还知道被海水碰到要用淡水洗
这些是我书上体会不到的,只有当我亲身体验才能知道
到了初中阶段,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对世界的感知也不再那么被动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提供户外活动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旅途中遇到的困难
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风景,感受人情冷暖
最后是高中阶段,孩子已经差不多是个小大人了
很多行为虽然不够大人那般成熟,也算可以顶起一小片天的人
这个时候应该独立去旅行或者参加一些团队活动
他会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不喜欢吃的饭和菜
还会面对突发事件,这些成为旅行体验的一部分
也能为进入大学,进入团体生活打基础
有人说,让孩子真正明白世界真的很大很大是件漫长的历程
而父母能做的就只有带给他更大的世界
引导他培养生存技能,并且鼓励他能勇敢的追求和探索
而带孩子旅行这件事情本身非常个人化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
漫吞吞在此提供的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和实用信息
相信大家在心中一定会有个正确的判断

漫吞吞‥
微心语专栏编辑转载声明:内容撰稿为微信公众号微心语发布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并注明出处。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心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