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和异性或跨性别者共用厕所吗?
2016/6/15 Vista看天下

     最近,北京一些酒吧和咖啡厅的厕所,发生了一个新变化:一个圆形的标识贴在这些店内的厕所门口,里面除了公厕常见的男女人形标识之外,还有一个一半裤装、一半裙装的人形轮廓,表明这里的卫生间除了男性、女性都可以用之外,第三性别人群(跨性别者、变性者、双性人等)也可以使用。

    

     有已经体验过这种厕所的网友表示,它和一些餐馆、网吧的男女混用厕所,以及路边的独立卫生间并没有区别。

    

     自夏商时代有了公共厕所以来,我国便保持着“男入男厕、女入女厕”的如厕习惯,在上厕所这件事情上“男女有别”的观念根深蒂固。

     但到了现代,男女有别的厕所往往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在公共场所里,女厕经常供不应求,“女厕排起长龙、男厕空空荡荡”的情况随处可见。

    

     面对这一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女性主义率先发声要求男女“如厕公平”,美国12个州相继通过了保证“如厕公平”的法案,增加了女厕所的数量,我国也开始出现呼吁关注男女如厕公平的声音。

    

     广州一个为消除女性在公共厕所排队现象呼吁增加女厕数量而进行的“占领男厕”的活动

     但这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因为要保障女性的隐私和安全,当时在美国的大部分州,人们如果使用有异性标志的厕所,会被视为性骚扰或者危害他人安全。这引发了LGBT人士的不满。

     2005年,美国社会兴起了一场要求在公共场所修建非男非女中性厕所的“寻找安全洗手间的人”运动,这一运动的目的是保障变性人、同性恋者、性别取向模糊的人安全使用洗手间,不再担心会遭到陌生人的袭击。

    

     今年3月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抗议者游行反对该州关于跨性别人士厕所使用的 HB2 法案——要求跨性者公共场合使用和他们出生证明文件上性别一致的厕所

     于是“性别友善厕所”的概念应运而生,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 它是一种任何的性别或性别认同的人群都可以使用的公共厕所。有了它的存在,LGBT人群就可以根据性别认同和性倾向,而不是自己的生理性别特征,来选择如厕。

    

     54岁的劳伦作为一名男跨女的跨性别者,曾发布一张引起热议的照片——跟男性们一起上厕所。

     为了表达对LGBT群体的包容和接纳,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针对公共厕所的性别选择采取一些措施:

     1、改造原有男女分开的公厕为无性别厕所

     2015年夏天美国曼哈顿私立大学柯柏联盟学院摘除了校园内厕所的男女标识,率先实行“男女混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纽约的美国民俗博物馆和盐湖城的犹他州美术馆等博物馆餐厅,甚至白宫的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大楼也在重新改造传统的男女厕所。

    

    


     2、在原有公厕基础上,再增加和设立部分中性厕所

     加利福尼亚大学新校除男厕所、女厕所外,新修建了“无性厕所”。旧金山大学10万名学生中,有10-12%的人是同性恋者或变性人,学校管理层日前已把部分男厕所改为中性厕所,而在2007年使用的两个新学生宿舍楼内,有3种厕所:男、女、中性厕所。泰国也有多间学校建立中性厕所。

    

     台北市创台湾规划“性别友善厕所”的先河

     3、根据性别认定选择任意性别标志的公厕

     奥巴马政府曾发布一项要求美国公立学校允许跨性别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厕所的公告。后来芝加哥西郊211学区便遵守联邦教育部民权办公室(OCR)的命令,允许“跨性别”学生按自己认为的性别填表,参加与自己相反性别的体育活动,使用与自己性别相反的公共厕所。

     然而,性别友善厕所的设立进程也非一帆风顺。此次北京一些酒吧和咖啡馆选择张贴标识,是一家NGO组织为推广“性别友善厕所”所做的活动。在此之前,国内虽然有无性别公厕,但并非是专门为LGBT群体的平等权利而生。并且,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许多非议。

     本刊在微博上发起互动话题,对网友是否愿意使用“性别友善厕所”进行了一次调查。

    

     从收到的评论中,还是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的网友们担心现实生活中和异性或者跨性别者同用公厕,可能会引起尴尬不安、隐私泄露隐患、侵犯儿童和女性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这些担忧也正是美国部分民众反对中性厕所的原因。

    

     但是对待这部分争议,性别友善厕所的管理方其实可以通过改造厕所隔间、维护厕所卫生环境、管理如厕者行为等方式来避免。

     自然,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理解,只要厕所隔间能反锁、干净卫生,去性别友善厕方便所并无不可。更何况性别友善厕所不仅仅只是让跨性别者受益,还具有环保、人性化等多重意义。

    

    

     从厦门、重庆、沈阳等地区已经设立和使用的无性别公厕来看,除了提高公厕使用率,减少女性排队上厕所的作用之外,无性别公厕对于带儿子的妈妈、带女儿的爸爸,以及一些老人和残疾人的异性家属来说,还解决了日常照顾他人和自己如厕的实际问题。

    

     新鲜事物的诞生总是会伴随着许多争议,但不管争议如何,至少“性别友善厕所”的出现,这件事本身就能传递出当前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更加前进一步,而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进步。

     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拒绝进入这类厕所,去或者不去是个人自由。但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尊重别人使用这类厕所的权利。

     《Vista看天下》团队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微信公众号搜索“看天下”添加关注

     商务合作请联系QQ:3310806586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Vista看天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