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投稿】听听这四名大学老师的援疆故事
2016/6/14 广东教育

    

     最近,小编收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投稿,介绍了学校选派优秀毕业生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工作情况,讲述了近两年广外选派的四名援疆干部支教西部的故事。小编看了以后觉得很感动,推荐给大家看看哦~~

     自2003年开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几乎每年都会选派优秀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近两年又选派苏显炎、周鹏、阎茹和王栋四位干部教师赴新疆支教挂职。近日,广外新闻网在推出“援疆故事”系列报道的同时,专访了校党委书记隋广军,畅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援疆工作以及对青年干部教师的培养。

     志愿者为西部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隋广军介绍说,自2003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启动至201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选派近40名志愿者到新疆喀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林芝等地区进行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部分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工作。2011届毕业生冯卓怡的援疆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成为服务西部志愿者的典范。十多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志愿者们高扬理想旗帜,弘扬志愿精神,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隋广军:援疆是青年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

     隋广军指出,援疆是党中央为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党中央面对新疆日趋复杂的新形势加强了援疆工作,强调对口援疆工作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对援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经周密部署,认真选拔,确定选派苏显炎、周鹏、阎茹、王栋四位年轻干部教师参加援疆工作。他们四人政治素质高,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锐意进取的勇气,对事业执着追求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苏显炎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周鹏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项目科科长,他工作敬业踏实,作风严谨,到新疆后在招商引资协调沟通方面有天然的语言优势;阎茹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在共青团、少年队工作的团队建设与培养方面有专业特长;王栋是英文学院团委书记、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团建、思想政治教育、资助贫困学生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援疆青年是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典范

     隋广军指出,从以冯卓怡代表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四位援疆干部教师,他们都是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典范。冯卓怡大学毕业后放弃保研和留在广州工作的机会,主动争取远赴新疆喀什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其“功成名就”的时候,也是在新疆暴恐活动猖獗的时候,她又毅然主动申请返回南疆;四位援疆干部教师则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从温暖湿润的南国到干燥寒冷的西北,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到遥远神秘的边疆,远离亲人和朋友,到喀什、到兵团、到教育第一线去。

     谈到四位干部教师在疆的表现,隋广军表示十分满意。他介绍说,四位干部教师在疆挂职岗位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把广东先进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带到当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苏显炎在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从事英语专业的教学、科研相关工作,他将广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运用到支教学校,深受学生喜爱,指导的学生多次在英语比赛中获奖;周鹏在广东省重点援疆项目草湖产业园工作,担任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党政办主任科员,从事招商引资以及外事工作;阎茹挂任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学校部副部长,从事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工作;王栋挂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团委挂职团委副书记,组织和协助当地开展贫困学生救助以及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援疆是青年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

     隋广军强调,援疆是青年锻炼和成长的重要平台。年轻人充满活力和生机,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敢于创新,但同时也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对基层了解不多等不足,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艰苦工作中磨练。到新疆去工作,特别能磨练人、考验人。边疆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为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锻炼可以实现开阔视野、磨练意志、转变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目的,为日后成才成长打下很好的基础。 隋广军表示,今后学校还将继续选派青年师生参加援疆、援助西部以及其他基层工作,让更多的青年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茁壮成长。

    

    援疆故事周鹏:

     跟着五星红旗迎着风沙前行

    

     黄尘漫漫,长风萧萧,夜来霜雪寒如刀。从东南到西北,从经济中心到祖国边疆,千山万水,路途遥遥。边疆的生活,是身处繁华大都市中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可这种生活,对于我校国际处项目科科长周鹏来说,一过就将是三年。放弃优越生活,他毅然选择赴疆挂职锻炼,在那片辽阔的热土上挥洒青春热血。

     他说,为国家、为社会的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广外的毕业生,凭借其丰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周鹏在这次援疆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完成这项神圣使命的最佳人选之一。

     喀什地处南疆,毗邻大漠,常有沙尘天气,而且因每日需查看正在进行施工的厂房,周鹏每次从产业园回来,浑身都是灰尘。然而,从周鹏的话语之中,丝毫看不到对艰苦环境的抱怨,反之则透露出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念与乐观。

     后方的支持,领导和同事的鼓励,还有那份广外教给的坚定,让周鹏在不断的调节中学会了适应。为支持周鹏的援疆事业,同样身为广外教职工的妻子,也跟随丈夫的脚步,到喀什当地中学开展教研活动,以自己的方式援疆。

     周鹏说,人在旅途,永远不知道下一站是什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心怀感恩,坚定前行。只愿春华秋实,三年有成。

     阎茹:“我骄傲,因为我身在其中”

    

     “想要了解世界有多大就要了解中国有多大,没有到过新疆你是无法感受中国之大的”,挂任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学校部副部长的阎茹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新疆的骄傲与热爱,她是新疆之女,在新疆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十几年的在外求学,阎茹对家乡始终怀有无限的怀念,但依然有困惑:“我想知道这里究竟怎么了,回来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感受家乡,再加上自己学习到的新东西,希望能有新的思考和收获。”广东省高校团干挂职赴新疆的消息给了阎茹圆梦的机会,正如她所希冀的那样,她最终代表我校奔赴援疆之路。

     在新疆同胞的热情帮助下,阎茹逐渐找到了工作节奏,慢慢熟悉了相关工作。随着自己对新角色越来越适应,阎茹在工作上也越得心应手:参与号召和发动全市少年儿童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队日活动;首次尝试将团体活动方式引入青年交友活动,在团市委主办的单身青年联谊活动中担任主持人,反响热烈,现已成为每月的常规活动。同时,全新的基层工作也给了阎茹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重新认识了家乡地域物产以及新经济地位的阎茹无不自豪:“新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让新一代新疆人踌躇满志,再创辉煌。我骄傲,因为我曾经身在其中!”

     王栋:“我体会兵团民兵的荣耀”

    

     英文学院辅导员王栋作为我校首批援疆挂职干部,2015年10月起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团委挂职团委副书记一职,就任期间,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挂职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为农场建设和经济发展付出自己的辛勤和心血。

     援疆之路虽然充满希望,却并不简单。但是王栋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凭自己的意志一步步克服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上的不适,尽快地熟悉工作环境以便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

     共青农场学校贫困家庭同学的资助和爱心帮扶和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组织和协助当地青年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是王栋工作的两大重点。身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教员,王栋的专业知识得到大家的认可,真诚的举动得到广泛好评,甚至得到了《兵团日报》(省级)的报道。

     王栋来到团委工作之后,主动体验兵团的各项特色活动,参与秋季农田防护林植树、冬季扫雪及民兵军事训练等各项活动。在工作中,王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切身体会到兵团民兵荣耀的同时,得到挂职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一点儿也不像从广东来的娃娃”。

     随着在新疆工作时间的延长,王栋对这个地方愈来愈加喜爱,而雄伟的天山脚下这个农场,在他眼中,也越来越像家园。

     苏显炎:“人生就是一场经历”

    

     没有人能够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生命的宽度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为懂得这一点,我校英语教育学院教师苏显炎,选择前往新疆喀什大学支教三年,在他看来,5300多公里的距离,1200多米的海拔,1000多个日夜,为他拓宽了人生的宽度,所历经的挑战,所播洒的汗水,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东南到西北,沿海到内陆,丘陵到高原,这5300多公里直线距离的两端,牵着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广州与喀什。一向做事注重感受过程的苏显炎,却对这些“困难”心驰神往,他始终相信“人生就是一场场经历的累积”。

     尽管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对在武汉和广州生活多年的苏显炎来说,喀什冬春之交异常干燥的环境、沙尘暴天气以及不同的饮食习惯依然挑战性十足。

     在教学的过程中,勤奋努力的新疆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营造出热情的学习气氛,这让苏显炎有很大惊喜,也正因为这一点,苏显炎总是心系学生,为他们争取每一个能展现光芒的机会。

     这将近两年半的援疆生活让苏显炎收获满满——他把自己专业知识教给了新疆的孩子,而新疆的教书生活让他有了不一样的为师体验。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在援疆的日子里,苦也化作甜。

     勇者无疆,大爱无疆,于是援疆者无疆。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感谢您关注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

     微信号:gdsjyt

    

     如果觉得不错,请记得点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们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