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真答: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实验学校”|大象公会
2016/3/31 大象公会

将投入更多资源的初等教育学校称为“实验学校”,是中国自有现代初等教育以来无意间奠定的惯例。
20 世纪初中国开创现代初等教育学制与学校的教育界名人、要员,要么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要么是杜威的崇拜者。1896 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职时,成立了“芝加哥实验学校”。

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小学地理课,图中的沙盘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貌侵蚀的现象
这所实验学校由 1896 年持续至 1904 年,直到杜威转职前往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为止。在杜威任教哥伦比亚大学时,“庚款学童”中的胡适、陶行知、后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等都先后在哥大求学,师从杜威门下。
这些人基本就是民国20年代的教育部主事者、高等教育界的领头人。他们在 1922 年推出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新学制,并对杜威实验学校的做法极为赞赏支持,认为是验证新学制效能的一种方法。其中以陶行知为代表的名人先后在南京、杭州等地,按杜威模式开办了各种实验学校。

南师附中在民国早年南高东大附中时期是中国中学教育科学化试验的中心,开展六三三新学制实验、学习心理实验等,奠基了中国现代中学学制、课程和教法
1949 年之后,尽管胡适与其师杜威被新政权当作仇敌,所倡导的学说言论都被诋毁,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的各种初等教育变革免不了以“实验学校”验证新制度。
1950 年 6 月,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将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小、第二附小、北京市育才学校等六所学校作为实验学校,进行小学五年一贯制的改革试验。
1960 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人大会议上做《教学必须改革》的报告,称:“现行的学制,是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继承下来的,这个学制是从美国抄来的,是一个落后的学制。中小学的年限太长……从现在起,进行规模较大的试验,在全日制的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这次从北京景山中学开始学制改革实验,要求儿童的入学年龄由八岁提前到六岁,12年初等教育修业年限缩短为九年,而教学质量要达到12年制标准。

陆定一为北京景山中学开始学制改革实验的题词
1980 年,《人民日报》发文,宣布教育界要“只争朝夕育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1984-1989 年,各地开始开办初中和小学联体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形式“实验学校”。在 1990 年代之后,新出现的私立或公办改制学校、诸校合并组建的重点学校、窗口学校也多取名为“实验学校”。
可以看出,1949 年后,只要是站在每次学制变动前沿的“实验学校”,都是受教育与宣传部门重点关注的。在中国惯例里,这就意味着更优的师资、更先被满足的经费要求、更体面的硬件设施、更好的民间口碑。所以学校纷纷要挤进“实验校”行列。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长期位列各类大陆小学榜单首位,该学区房屋均价 13-15 万/平方米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