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说 | 有你在,手不抖——一个帕金森病人的就诊日记
2015/6/17 微医集团


元月二十六日早八点,我来到了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勇杰教授的办公室,李主任出于职业习惯,见着我就问“早上好,你左手怎么有些异些动。”
“你好,李主任,这只手有异动吗?”我抬起了左手看了看说。
这是我第二次近距离的见到李主任,谈话就这样开始了,李主任说,“真有些轻微的异动,你做的帕金森手术是哪侧?”
我说:是右手,手术前右手抖动得利害,做完后右手不抖动了。左手的抖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一般看不出来。”
李主任说:“多数单侧抖动,发展后都会成为双侧。如果条件具备再做另一侧,这样在后续的用药也就方便些。”
我说:“我现在每次吃一片药,一天三次,经常出现右手和右腿不自主的异动。可是吃的量如少一点,比如每次吃四分之三片,也是每天三次,晚上左侧肩膀和左侧腿酸疼,不知道原因?”
李主任说:“有可能是相互影响的结果,你大学时学的什么专业?”
我说:“学化工的。”
他说“那好,药物的作用随时间变化,在血液中有一个分布图。” 李主任在桌子上找了一张纸,开始认真地画起来。边画边解释每种外因变化的影响。随着用药的时间和饮食等因素,血液中的药浓度是在变化的。他说:“用药半个多小时后,会出现峰值,随后会出现衰退,也会出现谷值,如我们用药每隔数小时吃一次,就会有峰有谷的波谷图。”“做完手术后,波谷受电流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很快就画成了一张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用药和时间的关系图。可惜,我走的时候没有向李主任索要。但他的详细的解释和绘制草图的认真态度让我很感动。

李勇杰教授耐心安慰治疗中的患者
他接着向旁边的一位鲁大夫说,“叫张宇清大夫来一下,来帮老白调一下的控制参数。”
我说:“李主任,我现在感到还有药物有效和不太有效的现象,吃药半个多小时后,身体就感到特别的舒服,行动自如,包括写字和用计算机都跟正常人一样,但每次特别好的时间也就两个多小时,然后,就不十分灵活了,但也不会抖动,只是写字或用计算机都不得力。这正常吗?”
李主任主说“这个问题是涉及到帕金森手术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目前的外科手术,不能治愈帕金森病,手术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同时有大量的实例证明,手术能抑制帕金森病的进展速度。但不能治愈,也不能逆转由帕金森病而引起受损的肌体。有不少患者,做了手术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已经有六、七年,甚至于十几年的用药水平都维持很好,和做完手术后的用药没有多少变化。而且生活工作都能维持良好的状态。而有些患者做完手术后改善不明显,甚至于半年多就感觉效果不好了。”
我急切地问,“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手术做的真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李主任说:“不是做手术的原因,即使是同样的医生做出同样好的手术也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我睁大眼睛看李主任。他继续说:“这和患者选择手术的时间有关。多数患者,都是在生活难于自理时,已经进入了帕金森病晚期,年龄也相对很大了,病人和家属才选择做手术。这类病人做手术后,一般都效果不理想。有些患者在确定是帕金森病,用药还有很好的效果,只是出现了有些波动,也就是说已经有“开关”现象了,这时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比较好。就选择了做手术,这样的患者做完手术后,功能的恢复也就好多了,再加上正确的用药,普遍都好。”
我问:“那对于我的情况,已经做完了手术,吃药上有什么办法能调整吗?”
李主任接着说:“吃药也是有讲究的,有些病人认为做完手术后,可以不吃药了,或者说少量吃点药就可以。有的病人认为吃点中药和营养品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药可以分成三到四次来吃,如果感到每两次中间有比较明显的不舒服,就你刚才说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加药量,或者在每两次中间增加少量的药,也会起到好的较果。”
我迫切地问“可以吃XX(某种药名)吗?”
李主任说:“可以吃,但它有点贵。你如果上午工作量大,也需要有效的时间长点,你可以两种药一起吃。”
李主任强调说“总之,对于帕金森病人必须吃药,做了手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吃药的量是不一样的。这有点象高血压病人,要坚持吃药,就像正常人要吃饭一样,只是帕金森病人每天要多吃几粒化学药片。”

李勇杰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李主任接着说:“我今天请你来是,前些天看见了你写的文章,《我的帕金森手术》,我觉你写得很实在,你有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帕金森病,这是很好的,病不是自己选择的,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疾病,面对人生,这很重要,对这种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有益。”
我没有想到李主任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我说:“写文章,只是为了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尽可能地如实写出来,如果有帕金森患者,在选择做手术时,看到了我的文章也算是给他们讲述我做手术的故事,也许对他们有益,我自己在做手术前,也曾寻找过这方面的材料。文章发表后也确实有人来打听,能够为帕金森病友做点有益的事,我觉得很高兴。”
李主任说,“我们也在开展做病人的后期的康复教育,这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也希望你能经常关心我们医院。”
这时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张宇清大夫拿来了调控器。我向李主任和鲁大夫告辞了。
本期专家:
李勇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
李勇杰教授成功应用“细胞刀”的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疗法治疗帕金森病,被誉为“中国‘细胞刀’ 第一人”。从帕金森病开始,他带领团队不断追踪世界领域在功能性脑病的最新动态、改良技术,提升治疗水平,拓展治疗范畴。他在创造性地把手术的治疗范围拓展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之后,又开始了手术治疗癫痫和疼痛的工作,至今已拓展到30多种功能性脑病。十几年来,李勇杰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共诊治患者10余万,手术治疗6000余例,患者不仅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还有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的远道求医者。盛誉国内外。
现在只要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17位专家的简介及擅长,点击右下角的“申请加号”按钮,即可向专家团队发起预约。患者在预约成功后,即可赴宣武医院的医联体——西典门诊部就诊。


| - 看专家,用微医 - |


﹀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李勇杰专家团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