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医答 | 孩子耳朵痛?当心急性中耳炎!
2015/7/7 微医集团

    

    

     有的时候你认为孩子只是简单的感冒,没想到吊水几天不见好,孩子却出现了牵拉耳朵、经常哭闹甚至耳朵流出异常脓液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北医三院的马芙蓉教授告诫各位家长,出现这种症状可不能掉以轻心,您的孩子可能患了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什么病?孩子怎么会得上这种病?有什么防治措施呢?相信你还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下面的内容可要仔细看了。

     急性中耳炎是什么?

     急性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病菌通过受损的外耳道鼓膜或者咽鼓管途径进入鼓室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在鼓膜穿孔前疼痛较剧烈,如发生穿孔,脓液可从耳道中流出,疼痛会减轻。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会转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什么中耳炎多发于儿童呢?

     在鼻咽的两侧壁后部各有个呈弯钩状的隆起,称为咽鼓管圆枕。弯钩的中间围绕着一个隐蔽的出口,称为咽鼓管咽口,是连接鼻咽部与中耳腔的管道―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

    

     小儿有异于成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因此比成人更易诱发中耳感染:

     1.小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较成人低,鼻咽部分分泌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易经此侵入中耳;若哺乳体位不当或者乳汁流出过急,乳汁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2.咽部与鼻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处于不同程度增生肥大状态,扁桃体隐窝容易隐藏细菌和病毒,由此蔓延引起中耳感染机会增多。

     3.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防御能力较差。

     4.机体抵抗能力差,当感染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传染病时,并发中耳感染的机会较多。

     何预防儿童中耳炎?

     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以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积极措施,因此我们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从合理饮食(饮食多样化)来增强宝宝的体质;平时注意给宝宝建立规律性的锻炼身体方案,并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

     如果孩子有反复感冒的现象,提示孩子的体质不佳,应该请医生给予1-2个疗程的提高抵抗力治疗措施(方法有多种),或者检查孩子的免功能后决定治疗方案,否则反复感冒将增加患中耳炎的危险。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当宝宝患了感冒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时要积极治疗,还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给孩子洗澡、洗头时,要用手堵住小儿的外耳道口,以防污水流入。不要用力挖孩子耳朵,以防皮肤破损导致感染,而使细菌侵入引起中耳感染。

     要注意控制上呼吸道邻近的病变,譬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过敏性炎症。腺样体过度肥大时,影响了孩子的呼吸和夜间睡眠,应该及时就诊。发现孩子听力不好时,譬如在身后叫他没有反应,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其他一些异常行为都应该及时求救医生,防止急性中耳炎转化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不知不觉时地影响了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

     ▓本文为挂号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或合作: ? marketing@guahao.com

    

     马芙蓉

     北医三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长期致力于耳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中耳炎微创手术研究,具有娴熟的耳显微外科手术技巧,除能高质量完成常见的耳科手术如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外,主要致力于乳突根治手术后中耳鼓室解剖的重建和听力的重建、内淋巴囊手术、面神经的减压及重建手术、人工耳蜗及耳颅底外科。

     马芙蓉教授率领的专家团队已入驻“微医集团”,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申请加号!

    

     | - 看专家,用微医 -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预约马芙蓉专家团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