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道 | 做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2016/1/15 微医集团

     引文

     他不炫耀,也不遮掩,在实干中保持着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也对管理倾注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全部热情。

     如果一定要把院长分为专家型和管理型两类的话,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红房子医院”)院长徐丛剑应当属于前者。徐丛剑在专业上兴趣广泛,自嘲是“万金油”,“如果医院有更好的院长,我绝不留恋这个职位。”但是当红房子医院需要他的专业,也需要他的管理时,他就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红色屋顶和墙体向世人宣示着这家医院走过131年后形成的品性。温和、不张扬,暖色系拉近了每一个与之关联的人。你很难说清楚医院和人的关系,两者相互成就对方又相互塑造对方。无论如何,徐丛剑也秉持着和医院一脉相承的性格。

     他不炫耀,也不遮掩,在实干中保持着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也对管理倾注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全部热情。

    

     医生也可以是“万金油”

     “业精于专,功成于勤”,这句话的前半句完全不适用于徐丛剑。从高考各科成绩太过平均被医学院校录取那一刻起,徐丛剑就踏上了在医学领域的全面探索和进取之路。学西医的徐丛剑对中医有着强烈的热情,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就开始跟师抄方,后来差点成为中医肛肠外科医生。大学毕业,试图考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他竟然由于西医成绩偏低而落榜。

     然而,也正是这次“意外”成就了今日徐丛剑妇科肿瘤大家的地位。考中西医结合不成,徐丛剑选择了妇科肿瘤。对中医痴迷的他,在工作以后,仍不忘接受中医的函授培训。后来,他担任了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即使不当科主任后,也仍是该科的医生。2005年,徐丛剑参加了“西学中”培训,这一学就是三年。

     中医的哲学思想改变了徐丛剑的观念和意识,这让他在临床、科研以及日后的管理工作中受益无穷。“医学领域的热点总是飘来飘去,这几年热衷精准医学,过几年估计就是整合医学、系统医学。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后者其实就是个体化医学,就是精准医学。”徐丛剑说,“在工作中,如果过于强调细致,我会提醒自己回过头来看看整体。而讲整体时,我也提醒自己要注意细节问题。”

     时间继续回到过去。1997年,徐丛剑拿到了妇科肿瘤博士学位,然而3年后,他又当起了介入放射医生。从一个学习班学习回来后,徐丛剑认为红房子医院应该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然而,临床医生慑于射线威力不愿参加,放射科医生对临床理解又不够,别无选择,徐丛剑披挂上阵。

     徐丛剑一边专注于本专业,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介入治疗,半年后,红房子医院开展了这个项目。此后三年多,他一直兼职做介入治疗医生,全院的介入放射治疗都由他一人承担。后来,在徐丛剑提议下,医院引进了一个介入放射领域的专业人员,徐丛剑才退出了这项工作。从一次学习产生的一个想法开始,从无到有,徐丛剑以一己之力一步步把红房子医院的介入放射做大做强。

    

     在徐丛剑看来,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有些人愿意做一种型号的螺丝钉,这没有问题。但是必须有一些人不断改变自己螺丝钉的型号以适应社会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徐丛剑表示,作为院长,如果管理工作多,他就偏向于管理,如果管理工作少,他就把更多度精力放在专业上。

     在专业上,徐丛剑更偏重于科研,但做科研有一个问题,“关注点太多,不够聚焦”,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善意批评。徐丛剑心里非常清楚,这是特点又是缺点,他试图改变,可是心态上和客观上都不允许他这样做。“在临床上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常常引起我的兴趣,兴趣正是研究的启动点。因此,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发散。”曾经他想设计一种供情侣骑的双人自行车,后来竟真的在现实中出现。兴趣不能用来无限制地研究和实践。目前,徐丛剑致力于宫颈癌整合态HPV、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和BRCA 基因突变的研究。

     用理想主义做事业

     兴趣广泛,专注于科研,试图解决更多问题,这样的理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徐丛剑也自认认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主义进一步延伸到医院管理、对人才的要求方面。从医生、科研工作者到医院院长看似顺理成章,背后却有一些偶然因素和情感因素不断推动。徐丛剑坦言,做医院管理是他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

     28年以来,一对父子的形象始终在心里萦绕,挥之不去。1987年,徐丛剑大学实习,一个19岁的年轻人躺在病床上,他患有脾肿大、严重贫血、肝硬化,家里变卖了所有能卖的家当为他维持生命。有一次,患者突发肝昏迷,实习生徐丛剑找不到一个医生,他们都太忙了,10分钟之内,只有他在昏迷的患者身边,独自照顾他。后来,年轻人去世,51岁的父亲望着自己的孩子,脸上的悲伤徐丛剑从来没有见过。徐丛剑一直把年轻人送到太平间,他长久不愿离开。

     没有证据表明徐丛剑的处理有什么问题,但他仍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他怪自己没有找到上级医生,也怪自己没有能力挽救生命。徐丛剑明白,这是医院管理出了问题。但是从医生或者个人角度来讲,更应该具备一种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性关怀。

    

     徐丛剑希望红房子医院的医生都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内心的大爱精神伴随一生。他把医生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种是职业型。一种职业是一个基础平台,给了每个人施展的机会。这种类型的人仅仅把职业当成一个赚钱的手段。第二种是专业型,这类人把工作当成专业,不断学习、研究、创造,最后可能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成就斐然。第三种是事业型,当一个人抛弃一切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把自己投身到为更多人谋福利中去的时候,也就成就了自身事业。

     “我们最需要的是事业性人才,能够将妇产科事业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这也是我们区分人才的标准,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事业型人才。”

     除了关心人才培养,作为管理者的徐丛剑也把关注点和兴趣放在了更宏观的领域。提到互联网医疗,他说:“互联网一定会给医院管理和医院业务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帮助。但当前的互联网医疗多是基于市场的商业行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为医生提供方便其业务发展的产品。”

     对于医改持续推进的分级诊疗,他认为专科医院更应该被纳入进来。前不久,复旦大学推动成立了上海首个妇产科医疗联合体,该医联体由复旦大学及红房子共同牵头,联合了复旦下属其他11家提供妇产科诊疗服务的医院共同组建而成。妇产科医联体整合了复旦大学妇产科学学科的优质资源,在成员单位内就诊,患者可获得“同质化、高水平”的妇产科诊疗。红房子医院等三级医院向其他成员单位输出人员和技术,建立三级医院与成员单位医务人员间常态化的技术交流与培训机制,将促进联合体内部的人才流动和诊疗技术提升。徐丛剑表示,未来,红房子将借助于如微医集团等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

    

    徐丛剑 主任医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妇产科介入治疗。

     徐丛剑已入驻微医集团,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立即预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