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医患同心 知帕抗帕
2016/4/11 微医集团
“医患同心 知帕抗帕”,4月8日,在第20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对帕金森病多一些了解,对帕金森患者多一些关爱!
“医患同心,知帕抗帕”,世界帕金森病日关爱活动,一位帕金森患者握紧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
它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由于患者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使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更为复杂。
在美国退伍军人中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与其他8种慢性病(包括心脏病和糖尿病、关节炎等)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得最为严重。
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 出现震颤、僵直、动作迟缓的症状需要警惕帕金森前兆。
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帕金森病的治疗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因为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可能会存在区别,对治疗的敏感度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存在不同,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对治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帕金森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日常锻炼?
1、锻炼时间: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尤其要利用好宝贵的“开启时间”,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外,刻意的去做一些导引经筋、脊柱、肢体的康复锻炼,令腰、膝、肩、肘、腕等这些平时僵硬的部位得以放松。
2、锻炼要求:步态锻炼时要求患者双眼直视前方,保持身体直立,上身一定不要前倾。起步时脚要尽量抬高,跨步要尽量慢而大,脚着地的顺序是先足跟再足尖,两臂在行走时自然的前后摆动。关键是要“高抬腿,大跨步”。练习时最好有人在场,可以随时提醒和改正异常的姿势。
3、注意事项:病人在练习行进中,可能会出现“冻僵现象”出现,脚步迈不开,就象粘在地上了一样。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首先将足跟着地,全身直立站好。在获得平衡之后,再重新开始起步。
4、针对“面具脸”进行面部动作锻炼:皱眉动作:尽量皱眉,然后用力展眉,反复数次。用力睁闭眼。鼓腮锻炼:首先用力将腮鼓起,随之尽量将两腮吸入。露齿和吹哨动作:尽量将牙齿露出,继之作吹口哨的动作。对着镜子,让面部表现出微笑、大笑、露齿而笑、撅嘴、吹口哨、鼓腮等。
如何面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问题?
1、夜尿较多的患者睡前减少喝水量及排空膀胱,床边放置轻便的便盆,以利小便。
2、调整好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配偶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并保持安静的环境。
3、调整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及给药时间。对于一些服用时间离睡眠时间太近就会引起失眠的药物,最好改成早晨服药或减少剂量。
4、翻身困难、痛性抽搐导致失眠的患者,睡前追加小剂量的多巴胺可改善睡眠连贯性。
5、必要时可使用起效快、速代谢型的安眠药,但长期服用安眠药容易形成依赖,年龄较大或合并痴呆的患者不宜使用。
帕金森病患者逐渐出现抑郁焦虑怎么办?
1、治疗帕金森病,家人要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不要什么都替患者去做;对于有语言障碍者,患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减轻帕金森病的危害。
2、除了合理的用药治疗,需要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主动与患者沟通,为他们建立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让患者感到轻松。
3、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将治疗、用药及有关疾病的常识告知患者,使之了解病情,配合治疗。
4、对于长期患病,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量表测评,分值较高的患者,应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应积极的鼓励患者,为其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对治疗帕金森的医生而言,这句话可能要这样说:“不能被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帕金森这种疾病的治疗,医学的局限性更大,患者更是时时处处需要帮助和安慰。因为,帕金森对他们的折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折磨,相当多的患者到后期都会有抑郁症出现,甚至会导致帕金森老年痴呆。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茂德教授
“医患同心,知帕抗帕”微医成为你的守护神,点击“阅读原文”,线上体验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