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他还没睡,只因手机上收到了这样的信息
2016/4/19 微医集团

     陈宇飞是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公司第三职工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较早接触移动医疗网络。患者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虎医生”。

     “我一开始接触移动医疗时只觉得它是个新事物,下载着来玩,但渐渐地我发现,确实能为患者和医生带来不少便利。“

     小虎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用手机接诊的经历。

     一天夜里,他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看新闻的时候,突然弹出了对话框“尊敬的医师,您还有一条待处理的患者问诊,请登录微医医生版查看处理,感谢您的奉献关爱。”

     “咦?我心想这么晚怎么还有患者找我?不是应该去医院急诊么?”带着满腹疑问,他登陆了微医,发现了这样一条患者的求助信息:

    

     “我带宝宝回老家探亲,宝宝刚刚从炕上摔在地下,后脑勺着地,摔了一个大包,孩子哭的很厉害,这里地方偏远,离县城医院有几十公里,急急急!怎么办啊!救救宝宝!”

     下面还配发了一张孩子的照片,从照片来看,后脑勺确实有个很大的肿块。

    

     小虎一边安抚宝妈焦急的情绪,一边迅速做出了回复:首先,用毛巾包裹冰块,给孩子按压在头皮血肿位置,止血、消肿。其次,转移宝宝注意力,避免孩子剧烈哭闹,引起呕吐,加重头痛。之后,要严密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24小时,如果不发生频繁的呕吐,意识障碍,应该是问题不大了。

     收到医生的回复后,宝妈按照要求对孩子后脑勺进行了冷敷,奶奶找来家里养的芦花鸡,拔了几根鸡毛,漂亮的颜色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宝宝很快不哭不闹了。宝妈连声感谢陈医生,“还为我点了赞,成就感满满。”小虎说。

    

     没想到半夜2点多,还在睡梦中的小虎又被手机声吵醒了:“您有一条未处理的患者问诊。”

     纳尼?这么晚了,还有患者求助?他揉着睡眼,打开手机。又是之前的宝妈,孩子2点多又呕吐了一次,妈妈立马又紧张起来,联想到医生的嘱咐,顿时吓坏了。赶快又拿起手机给他发了信息。

     小虎仔细询问了宝妈孩子目前的情况,得知宝妈为了哄孩子睡觉,临睡前忘记医生“暂时禁食”的嘱咐,给孩子喂了点山楂罐头。

     原来是这样。孩子哭闹完,睡觉前又进食,当然会出现呕吐了。弄清情况,他嘱咐宝妈给孩子清理干净呕吐物,喂服温水,让孩子侧卧睡觉,很快宝宝安静的睡着了。小虎却清醒了。因为害怕孩子再出点什么问题,他握着手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一直等到天亮后才稍微安心睡着。

     第二天上午,宝妈给小虎传了一张宝宝的照片,宝宝开心的笑着,头皮血肿明显小了一大圈。

    

     “看到孩子幸福的笑容,顿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从那时候起,我开始认识到,互联网医疗不是花架子,能实实在在为患者提供便利。”

    

    

     此后的日子里,小虎不仅教同事们使用微医APP,而且主动去钻研如何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服务,而互联网也正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他的工作和生活。

    

     小虎所在的医院地处大山深处,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是煤矿工人,尘肺病、风湿关节炎等职业病多发。为了尽最大可能减除患者的痛苦,小虎与市里的三甲医院,甚至北京天坛神经外科学习组的老师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一有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时,他就会把详细的病历资料、清晰的影像学资料上传给专家,请求他们的帮助。跟微信一样方便的微医APP,成为了团队间交流的好帮手。

    

     慢慢的,小虎的个人影响力不断提升,他所在的神经外科也成为了医院的品牌科室,周边不少患者都慕名而来。利用碎片时间,他通过微医APP辛勤服务患者,收获着属于自己的阳光收入。

     “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尝蟹者’。好的东西该坚守,更应该传播,我以后会继续向同事、同行和患者‘安利’微医,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使用它。”小虎又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注:文中出现的真人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让医生无处不在”的移动医疗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