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病,就得和好吃的说再见吗?
2016/5/24 微医集团
5月18日晚,我们举办了关爱胃肠大咖讲座“中医养出好肠胃”,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范海媚医生为我们主讲。各位小伙伴提出了胃肠不适的烦恼与忧虑,得到了范医生亲切又耐心的解答。如果你错过了这次讲座沙龙,可不要错过我们的讲座内容精选!
中医说脾胃乃后天之本。全身营养的供给与吸收全靠脾胃的运化转输,如果脾胃功能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拿出小镜子,伸出小舌头,你的胃肠属于哪一种?
(一)肝胃不和:要点:胀痛、嗳气、嘈杂、反酸。舌红苔白脉弦。
食疗:
①佛手炖瘦肉、陈皮炖瘦肉
佛手10-15g、陈皮10-15+瘦肉、鸡胸肉50g
②陈皮煮水/陈普茶
③玫瑰茶

(二)脾胃湿热:要点:胃痛、痞满、口干、纳少、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食疗:
①四君子汤:党参、太子参15g 白术15 茯苓15 炙甘草5g文火煮30-40分钟
②黄芪水:黄芪15-20g煮水当茶喝
③参米粥:党参或太子参25-30g,大米适量
适当食用山药、淡水鱼类(清蒸为主)
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粥,粥喝下去后淀粉分解特别快,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三)脾胃虚弱:要点:胀满、餐后明显,隐隐作痛、喜按喜温、纳呆、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边有齿印。
食疗:
①白胡椒猪肚汤:以形补形,猪肚、胡椒暖胃
②生姜羊肉粥(适合秋冬季节):生姜15g 羊肉、大米适量
③当归羊肉煲(适合秋冬季节):当归15g 羊肉适量

(四)脾胃虚寒:要点: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寒痛甚,每于受凉、劳累后发作,空腹痛,口泛清水,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食疗:
①沙参玉竹糖水
北沙参15g 玉竹10g 枸杞15 雪耳30 冰糖少量
②石斛粥/石斛鸭子汤
石斛15g 莲子15g大米适量/石斛15g炖水鸭
③山药百合大枣粥(阴虚咳嗽也适合)
山药30g 百合30g 大枣15枚 薏苡仁30g 大米适量

(五)胃阴不足:要点:胃脘灼热疼痛,餐后饱胀感,口干舌燥(喝水胃又不舒服),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脉细。
食疗:
①山楂蜂蜜水:山楂15g煮水后,放温凉(40度)后加蜂蜜适量
②薄荷柠檬蜂蜜水:鲜薄荷叶数片,柠檬1-2片,蜂蜜适量(反酸明显时去柠檬,改梳打水)
③砂仁蒸排骨:(阳春)砂仁15 排骨适量,清蒸

(六)瘀血阻络:(主要出现于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患者)
要点:胃脘疼痛有定处,如针刺或刀割,痛而拒按(越按越痛),食后痛甚,舌质紫黯,或见瘀斑,脉涩或沉弦。
食疗:
①赤小豆30g、薏苡仁30g、 陈皮10、大米适量
②冬瓜/苦瓜排骨汤(排骨少吃)
③绵茵陈30g煮水
注意!此方用于湿热体质比较明显的患者,建议不轻易饮用凉茶,凉茶容易伤害人的正气,需要确认自己体质状况后才能服用。

医生说所有胃病都是靠“三分治七分养”,所有的过量都是毒。清淡饮食(每天盐不超过6g,油脂不超过25g)戒烟、戒酒、咖啡、浓茶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适当运动,促进胃肠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胃肠问题Q&A,健康达人还有谁?
Q1 工作压力大,饮食方面不规律,有一餐没一餐。最近,胃部疼痛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还难受得没办法吃饭。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还要坚持服药吗?饮食方面怎样配合呢?
A:胃炎需要连续治疗,最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周期也需要3个月。如果幽门螺杆菌为阳性,建议杀菌治疗;促进胃动力、服用制酸药;恢复定点饮食规律,少食多餐;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Q2 糜烂性胃炎,整个人瘦了差不多10斤,现在怎么吃都长不胖,容易疲劳,应如何治疗调理?
A: 糜烂性胃炎患者不能断药,还需服用修复胃粘膜的药物、制酸药、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果幽门螺杆菌为阳性,建议杀菌治疗;恢复定点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适当运动;忌寒冷、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容易疲劳的话,可能是脾胃虚劳,可服用补气食品: 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还需留意大便是否为黑色柏油便,可能有出血现象,建议到医院进一步就诊。
Q3 胃部良性肿瘤术后近一年了,还是吃过就吐,酸痛,有没有什么好的调理办法?
A: 动手术,在中医看来是伤正气的,恢复时间较长,简单食疗的效果不明显,所以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看中医,整体进行中药组方,中药疗程到一定阶段后,可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法。
Q4 得了胃病后,是不是需要时时注意忌口,跟美食说再见了?
A:记住所有的过量都是毒,任何食物都吃适量就好。推荐“彩虹饮食法”,即多进食多种色彩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美国饮食指南》建议人均每日需摄取5至13份色彩丰富的蔬果(1份约等于1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至少吃蔬菜300-500克(深色约占一半),水果200-400克。每天2-3种颜色的食物搭配着吃,365天不重样,健康吃货照样当。

还有疑惑的小伙伴可以长按识别以下范海媚医生二维码,立即咨询范医生吧!



找名医,用微医,点击“阅读原文”,与专家亲密接触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