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俩家长参加微信“萌宝大赛”投票评选后,接到"黑社会"恐吓丨信息被贩卖
2016/6/28 新晚报

     昨天,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发出预警,提醒市民谨慎参与微信投票比赛活动。近日,哈尔滨两位家长分别为各自的孩子报名参加同一比赛并拉票后,接到了诈骗钱财的恐吓电话!!

    

     (资料图)

     宝宝比赛没拿名次

     事后接到恐吓电话

     去年12月,有人举办“萌宝大赛”,交两张孩子照片,并填写家长及孩子的个人信息,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最多投票的宝宝家长即可获得1万元奖金。

     哈市的张女士看后动了心,按要求交了儿子的照片并填写家庭信息。报名成功后,张女士便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拉票。像张女士一样参与这次“萌宝大赛”的还有29位孩子的家长。张女士费尽周折筹集了800多张选票,可连前十名都没进去。

     今年5月30日,张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中男子自称是黑社会的,他说张女士得罪了人,如果不花3万元钱平事,就对张女士的儿子下手,男子不仅准确说出张女士的工作单位、家庭信息,就连张女士儿子的长相都描述得一清二楚。同样参加过“萌宝大赛”的郑女士也接到了类似的恐吓电话勒索电话。

    

     参赛、投票的信息都能盗取

     一场比赛能“圈”上万个人信息

     据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部分商家或不法分子常以高额奖品为诱饵,凭空制造一些名目的比赛并借此套取个人信息再实施诈骗牟利。这些比赛只要票数第一就可以获得相关奖励,吸引了很多家长们的关注和参与。

     商家套取个人信息并获利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针对参赛者,要求他们填写孩子及家庭的完整信息,声称便于参赛和兑现奖品;

     第二步针对投票人,投票的规则有的要求投票者先关注公众号、绑定手机,有的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这样一可增加公众号的粉丝,二可获取投票人的私人信息。

     第三步,有的商家甚至鼓动参与者刷票,吸引他们投入更多资金,其实主办方在后台即可操控和修改票数,即便有家长不惜投入重金,也“拼”不过主办方刻意扶持的“冠军”。

     因为即便被举报,相关部门也只能把公众号或网址链接封掉,而他们的真实身份和公司根本不会对外公布,换个公众号和比赛名目还可以继续行骗,所以这种投票骗局才会不断冒出。

     一场拉票商家就能套取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个人信息,而每个人的个人信息以0.1元至1元不等价格出卖给不法分子。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后,制造出“孩子重病”、“绑架孩子”为名的电信诈骗犯罪。

    

     怎么辨别微信投票真假?

     1、仔细辨别主办微信公众平台。

     2、填写个人信息要警惕。

     3、未知链接不点,避免被植入木马病毒。

     新晚报记者:孙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新晚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