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只是领了个证,离四大运营商还有多远?
2016/5/6 网优雇佣军

     不做等死,做了找死。这句话同样适合于广电。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屏的时代,家庭娱乐早已是一台电视无法满足了,我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各种屏幕观看节目。广电总得抓住视频和内容的尾巴,杀入宽带。广电要发展宽带,优势资源是“电视内容”。另一方面,广电缺乏的是互联网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在电信运营商那里。

     不过,昨天终于领证了,只是离洞房花烛夜还很远。

    

     广电获得两张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牌照: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牌照。这两张牌照意味着,广电拥有了自己的宽带出口和互联网接口,终于打破了宽带接入的政策和业务壁垒,再也不用受制于电信运营商,从二道贩子那里租用宽带出口了。

     广电终于可以自己建设宽带出口,补齐互联网内容的宽带瓶颈了。

     可是,又有多少互联网公司会把内容放到广电这里?广电从来不缺牌照,没有牌照各地有线不是一样在运营宽带业务?宽带出口建与不建并没有区别,没有牌照,照样可以从二道贩子那里拿到出口。

     门槛不只是牌照。

     尽管广电拥有优质的“电视内容”,但由于历史原因,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均由县级公司负责筹建,资源分散,单凭一个市网、省网无法支撑内容和版权成本。中国广电成立的目的在于对各省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资产和资源整合,实现全国范围内有线电视网络的垂直运营管理。

     2014年4月16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广电)由财政部出资,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注册资本45亿元。

     自中国广电成立以来,整合进展甚微。由于广电资产属于地方政府而不属于广电总局,要将地方的有线网络纳入旗下,这就难了。据说,整合一个省就需要省委书记出面,现在整合全国资源,估计得国家领导人挂帅。除非有个铁腕人物出现,否则,各地依然各自为政。

     尽管广电完成双向网络改造和全国骨干网的建设,今天也解决了宽带出口和互联网接口问题,但广电宽带网络布局分散,没有形成整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各级广电公司的综合资源,其网络运行质量并不高。

     与运营商的语音、移动数据业务捆绑相比,广电宽带采取低资费捆绑有线电视的策略,抢夺的无非是追求低价格、喜欢影视节目、不太使用网络的用户群体,这个群体估计年龄较长的居多,进来的是低质用户,这不叫面向未来。如果后续服务和内容跟不上,导致转网,反而白白浪费成本。

     根据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拥有宽带用户1.2亿、中国联通7000万、中国移动6000万,而广电的有线宽带仅为2000万户。加上鹏博士等民营宽带服务商的用户,中国总的宽带用户数约3亿。也就是说,广电在宽带市场的份额仅为6.7%。

     三大运营商宽带用户加起来超过2.5亿,这个数字约等于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广电的有线宽带用户数仅占有线电视数的8%,渗透率之低。

     这个市场留给广电的还有多少?或许广电的美好未来在广大农村。

     嗯,还是有未来的... 媒体融合、广电+、云平台、大数据、智慧家庭(物联网)… 先圈地再说吧!

     嗯,我们还是期待一下采用700MHz的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吧…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wywd11@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通信路上,一起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网优雇佣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