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职场“减压阀”,送给压力山大的你
2014/11/28 生命时报

【导读】
人在职场,难免遇到压力。如果不及时释放掉,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危害人的健康。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玉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下8个有趣又实用的方法能成为你的职场减压阀。忙碌了一周的上班族们,看完记得试试哦~
丨生命时报特约撰稿 张玉娟

1.善用“杯子理论”。压力像水龙头里的水一样,源源不绝地流到心理承受力这个“杯子”里。良好的饮食、睡眠、运动习惯可加大“杯子”容量。
2.及时转换角色。许多人可能既是员工,又是项目负责人,回家还要扮演父母、子女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责任,会使人角色混乱,心力交瘁。不妨下班回家路上做个自我暗示,丢掉公司的包袱,换上家人的角色,享受家的温暖。
3.找个倾听对象。适合的倾听者首先要没有利益冲突,其次要有耐心,不急着反驳或否定你,也不会太快给你建议。当然,你也要对他们付出关心或有对等的反馈,才能换得长期支持。
4.准备心情“急救箱”。坏情绪会让人失去理智,不妨在办公桌上准备一个“心情急救箱”:在某个角落贴纸条,写上让自己情绪好转的“药方”,如“找闺蜜聊聊”、“吃点麻辣烫”、“送自己一束花”等,帮自己暂度低潮。
5.自我暗示法。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可用自我暗示法,将注意力引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掌心温度上。此时,听听内在不同的声音,焦虑感就会慢慢消失。
6.“认知疗法”恢复理智。当你快被愤怒淹没时,不妨用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问自己3个问题:这么想有没有证据?即使有证据,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若证据、可能性皆如自己所料,那事情有多糟?这样想,你会发现事情并非死路一条,并开始理性思考下一步。
7.当同事的“及时雨”。人际关系投资不可少。同事向你求救,你要当他的“及时雨”。即使当下无法帮忙,也要替他想出变通方案。与人共事要守时、高效,才能有良好的口碑。
8.用好奇心看待差异。许多人际冲突源于个性差异。不妨常对别人保持“好奇心”,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就不会把焦点一直放在性格、价值观等差异上,甚至能得到灵感。▲
以上为《生命时报》原创作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并希望转载,请联系生命君并取得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关注智联招聘北京分公司微信: zlzpbjfgs )

各大公司的HR 看这里啦,如果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好的看法或者经验,可以编辑成文,发送至智联招聘微信小编的邮箱,来信请注明您公司的名称和您本人的姓名。我们会挑选精美小文,定时在智联招聘北京分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发放,与各个HR分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让求职者“挤破门槛”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