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其实影响了你的一生
2015/6/1 生命时报

【导读】
每当我们工作堆积如山,家庭一地鸡毛,婚姻遇到挫折,日夜忙得不可开交时,都会幻想回到童年——忘却一切烦恼,受了委屈可以大哭,犯了错误只须说声对不起。正因为如此,每年六一前夕,总有一群哭着喊着要过儿童节的大人们。
其实,今天不只是一个24小时的节日,在心理学上的说法是,童年时光会影响人们一生。回想一下小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然后跟生命君一起,来看看童年是如何影响你的一生的。
据说,童年有以下经历的人,长大后都……

从小吹卡片战无不胜的,长大后都卖楼去了。

从小就爱打抱不平的,长大后都当了警察。

从小就会写情书的,长大后都当了作家。

从小一进网吧就出不来的,长大后都当了程序员。

从小就不拖到最后一天不写作业的,长大后都成了被催稿的记者。

从小就爱举手告老师的,长大后都成了“朝阳区群众”。
好啦,一不小心扯远了,言归正传。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的确存在,并且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结果,都是受童年影响所致。《生命时报》综合国内外多项研究,采访相关专家,告诉你童年是如何影响人这一生的。
这些病,都是小时候埋下的根
现代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如肠胃不好,适应能力差等,却怎么也找不到“病因”,殊不知,这些问题多半都与儿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生命时报》特邀各领域专家为你解读,哪些祸害健康的小习惯,是小时候埋下的病根。
个头矮从小没睡够近些年,国人的身高节节蹿升。但仍有很多人发愁自己的个子不高,找工作、谈恋爱都受影响。其实,除了营养外,身高还受遗传、疾病、睡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武汉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罗小平表示,睡眠是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尤其表现在幼儿时期,因为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在一天中呈脉冲式分泌,会在入睡约2小时后达到高峰,此时分泌的生长激素几乎占到一天分泌量的一半,是长个的黄金时间。
美国埃默里大学学者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婴儿在身高增长48小时前,都会出现连续两天日均增加4个半小时睡眠的贪睡情况。贪睡的婴儿每多一次睡眠,身高增长可能性增加43%;每多1小时睡眠,这种可能性增加20%。而且,小时候是睡眠模式养成的关键期,一旦作息习惯固定,长大后再纠正就难了。
代谢乱从小吃饭快风卷残云、狼吞虎咽都是对吃饭快的形象描述,人们的用餐时间确实在急剧“缩水”。《生命时报》联合搜狐网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2743人中,有43.31%的人“每天最短一餐”仅用5分钟,这种“加速”进食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身体。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陶琳表示,在就诊患者中,很多都有吃饭快的习惯。常常是食管还来不及蠕动就又被塞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等症状。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指出,吃饭过快,会使大脑还来不及提醒胃肠接收食物,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不仅易导致肥胖,还会带来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等疾病。
消化差从小总吃凉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持续炎热的天气里,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瑞士研究人员对2001年至2005年17次热浪来袭时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升高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每天增加接近5%,这与热天吃得太凉脱不了关系。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表示,特别是儿童时期最需要注意,因为孩子的胃肠道比较娇弱,冷热适应能力差,过多进食冷饮或水果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慢性胃炎从小爱吃零食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是“胃病大国”,其中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30%和10%。陶琳指出,很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让胃经常“闹情绪”的主因,比如吃零食,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但吃不对、吃不好就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因素之一。
非营利性机构“爱地球”在一项调查中指出,中国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超过3瓶。对此,陶琳指出,零食热量较高,能够让孩子产生饱腹感,该吃饭的时候不想吃,饭后饿了又拿零食充饥。长此以往,三餐的生物钟被打乱,长大后得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几率大大增加。
颈椎病从小老玩Pad据统计,颈椎病近些年发病率明显增多,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目前国内最小的颈椎病患者仅7岁。其实,颈椎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时间的不良习惯导致,甚至从娃娃阶段就埋下了病根。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董纪元表示,脊柱各段间均有一定的生理曲度,起缓冲作用。对着电脑,颈部长时间不活动,会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刺激椎管内神经或血管,容易发展成颈椎病。
相关调查也表明,每天用电脑超过4小时的人,81.6%的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李海鹰表示,虽然让孩子完全与手机、电脑隔绝并不现实,但不让4岁以下的孩子接触这类用品和严格控制接触时间(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是必要的。
血压高从小性格任性两句话不对就撂挑子,没按自己意思来就大发雷霆,遇上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很多人在生活中被情绪左右,这些问题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忽略别人的需要和意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李建明教授指出,长大后的性格问题多半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味迁就会使其很难适应社会,也更易遇到挫折和障碍。
同时,任性对身体的影响很难避免,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心理研究发现,遇挫和受压会促进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
童年的经历给你一生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么多,国外多项科学研究发现,它还会对你的性格、身材、收入产生深远影响。别不信,来,生命君带你感受一下↓
童年没玩好,长大易偏执
从曾经的芙蓉姐姐到凤姐,那些以匪夷所思的行为挑战人们理性的“热点人物”,性格大多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偏执型。而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有偏执倾向的人,这些人,为什么想法都是“单行道”呢?
“偏执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很多,像家庭教养、母爱缺失等,但现在容易忽视的是孩子幼年时的游戏缺失。”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生西英俊如是说。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家长会问“今天学了些什么?”,而不会说“今天玩了些什么?”其实,幼儿的工作就是玩,尤其是合作游戏,他们从玩中学会人际交往和社会规则。
“缺乏玩耍经历、能力的孩子,长大后不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人很难有信任感,同时会形成更多消极的思维模式——他们都不跟我玩,肯定是合伙排挤我(其实是自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西英俊指出,一般没玩好的孩子,自己缺乏良好的处事技巧,又不能从他人身上得到反馈,久而久之,做事想事都容易“一根筋”。
儿时睡得少,长大易肥胖
日本富山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幼儿时期睡眠不足的人,长大后更易肥胖。3岁儿童若每天睡眠时间低于9小时,则在其进入中学以前就会显示出长胖的迹象。数据显示,睡眠时间短的孩子肥胖的可能性是有正常睡眠孩子的1.59倍。
富山大学公众卫生学院的关根道和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小组,调查了1989年在富山县出生的1万名儿童,并从中筛除3岁时已经肥胖的儿童,以剩下的5520人为对象进行跟踪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和11小时以上的儿童,在进入中学时,有12%的孩子成为肥胖儿;3岁时睡9个多小时的儿童中,有15%成为肥胖儿;如果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在中学时变胖的几率达到20%。
关根先生对此解释说,如果儿童睡眠时间少,则能够分解脂肪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难以被抑制,于是血糖值随之升高。这些都是可能导致肥胖的原因。
童年朋友多,长大收入高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发现:如果只重视学习而不让儿童玩耍,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会受穷。那些在学校中朋友多的孩子收入更高。
研究者对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上千名十几岁的高中生进行了历时15年的追踪调查。内容包括他们父母的职业、每个学生的朋友个数、他们在社交团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是否有影响力等。然后,研究人员在他们30多岁时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30多岁时,那些在学校中朋友多、人缘好的人平均工资比其他人高出10%。其中,在高中时平均朋友人数比一般人多出10%的人,30岁时的工资也比同龄人高出近11%,在学校最有影响力的人的工资则高出12.5%。非常有趣的是,其他一些因素,如学习拔尖或是智商较高对日后的赚钱能力没有太大的影响。
童年遭误解,长大怕领导
小马今年30岁,已经换了好多次工作。他辞职的理由几乎都是跟领导相处不融洽。他也知道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是坏人,但又总是不知不觉地提防着领导对自己使坏。
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张道龙请小马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后发现,他能清晰地回忆起在中学时,自己曾经是一个学习不好,又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每当班级里出现诸如卫生保持得不好,丢东西或同学发生争斗时,老师总是第一个怀疑与他有关,并时常点名批评他。
这种感觉延伸到他的成年期,当面对上级、权威等所谓“把握了话语权的人”时,就会不自觉地将幼时对老师的印象和认识投射到他们身上。结果,使他失去了对这一类人的信任。这个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干预,严重的会发展到病态的程度,即“被害妄想狂”。
有“被害妄想狂”的人表现为:经常怀疑别人背后议论、造谣、跟踪监视他;或者自己正被别人用非人道的方式做实验或被考验,或者幻想别人在他的食物、饮水甚至空气里放毒;或者被人用各种现代设备,如窃听器、录音录像机发出辐射,用特制的仪器控制自己的思想甚至性冲动等等。
童年遭欺负,长大工作难找
很多人都有小时候遭人欺负的经历,英国《每日邮报》刊登的一项研究称,相比其他人,小时候被别人欺负过的人,长大后更难找到工作。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这项研究显示,小时候曾受过欺负的人,成年后患严重疾病的几率是未受欺负人的6倍。这些因受欺负导致的健康问题,还会让这些人很难找到工作,或工作不稳定,且社会关系状况不佳。目前,部分教育机构已开始采取措施,对儿童恃强凌弱的现象进行干预,并处理因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六一儿童节的尾巴尖上,生命君祝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节日快乐!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