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嘲笑帝都人民了,人人都有“蓝天综合征”
2015/6/15 生命时报

【导读】
这些天,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出现了各种北京小伙伴们拍的蓝天白云照?有网友将此现象定义为“蓝天综合征”:一遇蓝天便心情愉悦,兴奋不已,幸福感大增,伴有呼吸畅快、心律平稳,出门爱拍照、狂刷朋友圈等。本综合征多发于长期饱受雾霾折磨的大城市居民,短期内尚无有效疗法。那么,天气对人的情绪究竟有多大影响?《生命时报》特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对此进行解读。

丨生命时报特约撰稿 朱丽莎
6月初,北京连日降雨。雨过天晴后,连续几天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首都人民奔走相告。景山、北海等处,各种“长枪短炮”共同记录着难得的好天气;微博、微信里,北京的蓝天不断刷屏。有网友把这种现象归纳为“蓝天综合征”:一遇到蓝天便心情愉悦,兴奋不已,幸福感大增,伴有呼吸畅快、心律平稳,出门爱拍照、狂刷朋友圈等。本综合征多发于长期饱受雾霾折磨的北上广深等地居民。天气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情绪呢?
天气与情绪关系密切。古诗词里就有许多用天气抒发心境的作品,比如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从心理学角度看,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在连续14天内,对受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实时天气状况进行比对,结果发现,积极的情绪与晴天关系密切,而疲惫、困倦等消极状态与阴冷黑暗的天气有关。
发表在美国《情绪》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受试者心情好的时候,对天气的评价更积极。天气还会通过情绪影响认知。2014年发表于《欧洲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晴天具有积极的情绪属性,而雾霾带有消极的情绪属性。这是因为,过去经历过的天气在脑海中形成了关系框架,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
晴天难得一见,平日里没时间外出的上班族不妨趁机出去走走,好好放松。当然,遇上阴雨连绵、雾霾笼罩也不要垂头丧气,别让天气左右了心情。▲(本文由生命时报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团队合作推出)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