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100%的狂犬病,这几件事你必须知道
2015/8/6 生命时报

    

     【导读】

     狂犬病已在很多国家绝迹,却仍在我国流行。今年以来,北京狂犬病共发病7例,所有患者都在2-5天内死亡。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100%致死,但这种可怕疾病能被有效预防。《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给大家提供一些预防狂犬病和紧急处理被咬伤的方法。赶紧学习↓

     受访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研究员 唐青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毛寿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梁连春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李兴旺

    

     得了狂犬病变啥样?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会入侵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目前无药可治。一旦患上,几乎百分百会死亡。” 李兴旺主任说。狂犬病有平均60多天的潜伏期,也有潜伏1年甚至数年的。其典型症状可分为3期。

     ①前驱期患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低热、恶心、厌食、枕部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伤口附近出现麻、痒感。

     ②兴奋期患者的突出表现是对水和风的极度恐惧。患者见水、听水声、饮水,甚至别人提及饮水,都可能引起患者咽喉肌严重痉挛。另外,可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心率加快、大汗、血压上升等交感神经亢进症状。患者一般神智清楚,但极度恐惧和躁动不安。

     ③麻痹期患者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眼球运动失调,斜视,下颌下坠、面无表

     情,呼吸运动逐渐减弱并可出现呼吸节律异常,血压下降,最后衰竭而死。整个病程仅3—6天。

     对于狂犬病得一防再防

     既然狂犬病没有有效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显得尤其重要。

     ①你家宠物身上有没有狂犬病?并不是只有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带有病毒,看上去健康的狗、猫和其它动物的唾液中,也可能带有狂犬病毒。如果人与其亲热,一不小心被抓咬了,也会染上病毒。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尤其不要招惹那些街头的流浪猫狗,它们长期在野外觅食、生存,更易感染携带狂犬病毒。

     感染病毒的狗通常会显得精神状态不好,平时很乖巧的也会咬人,恐水怕风,流唾液。见到这样的狗,一定要及时检查。

     ②预防接种很关键首先,对狗、猫的严格管理可显著降低发病率,预防接种则对防治发病有肯定的效果。

     其次,如果被狗、猫等咬伤、抓伤要尽早处理伤口,用20%的肥皂水充分清洗并不断地擦拭伤口。深伤口要注意彻底清洗伤口底部,不能缝合或包扎。

     最后,被咬伤后的3类危险人群要进行预防接种:被有狂犬病或下落不明的狗、猫咬伤者;皮肤的伤口被狂犬或狂犬病患者的唾液沾污者;被狼、狐等野兽咬伤者。

     因为有报道咬人的狗在隔离期及其后并未发病,但被咬伤的人却因狂犬病而致死。所以,事实上无论动物是否发病,凡被动物咬伤者大多要进行预防接种,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

     如果证实咬伤人的动物患有狂犬病,或不能确定动物是否患病,这两种情况都应同时注射疫苗和免疫血清。

     总之,被狗、猫等咬伤后应该尽快去防疫站,在防疫站按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狂犬病疫情咋越来越严重?

     ①狂犬病控制有三大问题

     半年多的时间,北京市已经有6人死于狂犬病。专家们认为,狂犬病的控制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在我国,狗的管理和免疫工作涉及卫生、农业(畜牧兽医)、公安以及药品监督部门,由于执法主体不清而难以达到应有的管理力度。尤其在那些狂犬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动物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其次,居民给家养动物接种疫苗的意识不强。

     最后,有些疫苗质量存在问题,有的患者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但未能产生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发病死亡。

     ②打狗不是办法,还得靠预防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何明显回升?疫情的形成虽然和近年来城市宠物犬急剧增多、狗的整体数量增加有关,但被狗伤后,未能及时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才是导致狂犬病的主要原因。

     狂犬病的控制不能靠打狗,而应该以犬的免疫为主,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成功控制狂犬病的经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提倡的措施。

     ③国外一般怎么管狗美国

     在美国,养狗很普遍,而且不限制数量,走在街上经常会看到人们带着狗悠闲地散步。养狗虽有不少乐趣,但是养狗人也有许多责任和义务。

     按照通行的美国动物医学协会的指南,狗主人每年应带狗到宠物诊所进行例行体检,同时要打一针综合性的防疫针,每3年还要打一次预防狂犬病的防疫针。如果狗主人没有定期为狗注射防疫针,致使他人受到伤害或患病,狗主人要负法律责任。

     日本

     狗是日本人最爱养的宠物之一。傍晚的时候,在公园或住宅区的路上,常见狗的主人们聚集在一起亲切交谈。

     由于养狗的人多,日本对于狗的管理十分严格而且认真。日本政府专门颁布的《狂犬病预防法》就规定,各个地区政府必须设有专职兽医作为狂犬病预防员;

     养狗之人在购买之后的30天内,必须按照厚生劳动省的规定到指定地方进行登记;如果所登记的狗死亡,或者是搬家等,也要在30日内告知;

     养狗者必须每年带狗注射一次狂犬疫苗,如果发现没有注射,预防员有权将狗“拘留”。违反上述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30万日元的罚款。

     由于关系到自身健康,日本人一般都很自觉地让狗接受免疫注射。在买狗时,宠物商店会给顾客一个简洁的表格,告诉顾客什么时候狗该检疫,什么时候该给狗做“健康检查”。

     日本宠物店的销售员必须接受培训,他们不仅销售宠物,也承担起宠物饲养的咨询工作。因此,一般的商店都会在销售完毕之后,告诉购买者,如果发现狗出现哪些症状后,应立即找兽医或到他们的商店咨询,而不是售出之后就不管了。

     毛寿龙教授指出,其实,我们国家也有养犬管理规定,关键是如何执行,除了法规,还要有相应的服务措施跟上。百姓社区应该加强自主治理,建立养狗公约,为养狗人提供行为指导。宠物的主人应该自律,注意狗只的免疫和看管,这样才能杜绝狂犬病。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