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不食姜、秋瓜坏肚……这些秋季谚语是真是假?
2015/9/26 生命时报

    

     【导读】

     入秋之后,“秋不食姜”、“秋瓜坏肚”、“秋吃果”等有关秋季的饮食谚语开始影响着很多人的餐桌,但这些谚语真的有道理吗?别急,《生命时报》这就采访专家为你逐一解答。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方晓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 芮莉莉

     秋不食姜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这句民谚有点太绝对,秋季并非一点也不能吃姜,关键是不能“多食”。

     传统中医学认为,秋日气候干燥、燥气易伤肺,而生姜属于辛辣食物,又属热性,过多进食辛温的生姜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所以,对于这些食物,要适量食用,否则可能会伤害肺部,尤其是肺热、便秘人群更需要少食。

     除了姜以外,秋季还要少吃辣椒、烤肉等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很多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的危害。

     秋瓜坏肚

     杨力解释,这句民谚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并非所有人秋季吃瓜都会闹肚子。西瓜、甜瓜等瓜类水果多性寒,再加上很多人夏季爱吃冷饮,到了秋季,人的脾胃多处于虚弱状态,这类人吃过多的瓜果会加重对脾胃的损害。

     因此,“秋瓜坏肚”这句谚语是提醒大家,入秋后食用瓜类应适度,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中医讲求饮食顺应时节,建议大家秋季可多吃应季水果,如梨、鲜枣和葡萄等。

     秋吃果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表示,这句谚语有一定的道理,其中的“果”指的是坚果。

     秋季正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的好时候。研究表明,常吃坚果不仅有助心脏健康,并且坚果还能提供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少坚果零食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盐、糖、花椒、糖精、香精、人造奶油等进行调味,甚至用来掩盖坚果本身不新鲜的味道,所以原味、清炒的坚果相对更健康。

     以肉贴膘

     芮莉莉表示,“贴秋膘”和“以肉贴膘”的说法来自生活水平较低的时代。这个说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一定适用,因为“膘”指的是肥肉,到底应该怎么贴,需要因人而异。

     对于那些身体瘦弱、贫血、低血压、怕冷的人,推荐趁秋凉来临适当吃点牛羊肉,必要时少量补点动物肝脏、心脏等富含铁的食材,配以足够的主食,对改善健康、提高抗寒能力有一定的好处。

     至于已经有高血脂、脂肪肝的人和体重超标的人群,就不用刻意再增加吃肉的量了,平时可适当吃些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控制血脂和体重的食物。▲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