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还有哪些传染病未被人类攻克?
2015/10/12 生命时报

    

     【导读】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她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其实,纵观医学界,除了疟疾,科学家们已攻克了许多原先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传染病,如霍乱、天花、肺结核等,但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远没有结束。《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盘点那些还未被攻克的传染病。

     生命时报记者 郗昊 王艳

     受访专家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二科主任 陈志海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 刘起勇

     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八成已经攻克,除了登革热、狂犬病这些古老的传染病,正在肆虐的多是一些新发的流行病,由于致病机理不明,病毒不断变异等原因,至今还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或药物,科学家们对它们的研究还在艰苦地进行中。

    

    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可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可出现肝肾出血甚至死亡。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015年我国发病人数达4万余例。 目前登革热没有预防疫苗,也无特效疗法。因此,去蚊虫较多的地方应注意保护,穿长袖衣裤并喷洒防蚊剂。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2015年法国赛诺菲公司在《柳叶刀》上发表了关于登革热疫苗的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存在预防效果,但还需进一步验证。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以潜伏3个月左右。之后患者可以出现低烧、浑身无力、极度恐惧、怕水等症状,最终全身瘫痪而后死亡。 狂犬病多由带病毒猫狗的抓伤、咬伤引起,因此要避免和来历不明的猫、狗等宠物密切接触。

     此外,狂犬病一旦发病,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所以,一旦被抓伤、咬伤一定要遵医嘱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等引起,多发于东北、华北、山东、陕西等地。患者早期可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严重时可出现呕血、休克甚至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多由家鼠等传播,也可由其他动物传播。目前尚无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特异性药物。

     预防此病,要注意灭鼠防鼠,保持屋内清洁,老鼠等污染的食物要丢弃。在多发地区,可咨询医生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进行预防,出现上述临床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

    

    艾滋病

     艾滋病由艾滋病毒(HIV)引起,它可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多种疾病趁虚而入,最终导致死亡。发病初期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即发热、浑身无力等。随着病情加重,脑部和肺部会出现严重感染。病毒感染内脏还可出现持续性腹泻、便血等症状。 吸毒、同性恋及性生活不洁的人更容易得艾滋病。因此,生活中要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不要借用或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用品。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艾滋病,但可通过多种药物对病毒进行抑制,延长生命。如果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可接近正常人的寿命。

     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有三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如拉米夫定、齐多夫定等,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如奈韦拉平、依非韦伦等,蛋白酶抑制剂(PI)如茚地那韦、沙奎那维等。临床上常用上述药物联合治疗。

    

    埃博拉

     这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先是高烧、头痛、咽喉疼、呕吐,继而七窍流血,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死亡。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感染者的血液和唾液、汗水等分泌物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医务、检验人员等更容易被传染。因此,应避免接触出现上述症状的人与动物如猩猩、豚鼠等。去疫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戴手套、口罩等。如果出现高热、头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隔离。

     目前,尚无治疗埃博拉的上市药物,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与美国军方等合作研发的药物ZMapp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2014年8月进行了初步的人体试验。另外,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科研团队研制的埃博拉疫苗也于同年12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中东呼吸症(MERS)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MERS与SARS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早期症状主要为发热、怕冷、肌肉酸痛、腹泻等,严重时出现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MERS与SARS的死亡率分别为20%~30%和9%~10%。

     目前MERS与SARS等冠状病毒尚无疫苗和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通过干扰素等非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姜世勃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研发了可能治疗MERS的药物M366,研究显示该药物在动物身上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可能还要5~10年时间。

     传染病之最

     致死最多的瘟疫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1/3的人死于此病。

     最凶险的传染病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近于100%。潜伏期一般为2~3个月。一般于3~5天内因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原因而死亡。

     最早被消灭的传染病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80年前,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自1967年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现在,天花病的病毒只保留在两个实验室中,以供研究使用。

     我国最早的传染病专著《瘟疫论》,又称《温疫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作者为明朝末期的医学家吴有性。吴有性所处的时代,正是传染病大流行的时候。

     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传染病的详细研究,结合他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并进行分析、总结,终于在祟祯15年(公元1642年)完成了此部著作。▲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