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三种能把你灌醉,戳文找答案
2015/11/24 生命时报

曾几何时,“醉人”是对美酒和美景的称赞,但我们现在说“醉了”,往往是因为这种鼓手↓

这样奔走在各个片场的尔康们↓



这类冷到发抖的提问↓

大家是不是已经醉倒一片……

当然,我们最常提到醉还是因为酒。醉酒后,你将发生某些醉人的反应,例如:
满眼是美女
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的行为心理学家对酒吧里64名不同的程度的醉汉和清醒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判断20组男女照片的容貌。这些照片都花了不止五毛钱进行数字化处理,看起来都美美哒。
结果,清醒学生挑出漂亮脸蛋的正确率为67%;醉酒学生的正确率为58%。参与该研究的路易斯?哈尔西博士表示,醉酒的人不容易注意到别人的脸部缺陷。饮酒越多,他们辨别脸部细节的能力就越弱,所以看谁都觉得挺“美”。

但醉酒带给人的更多是伤害,好比说:
苹果7还没出,你的肾先“虚”了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抑制肾脏对水分的重新吸收。所以饮酒者会老往厕所跑,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后,体液的电解质平衡被打破,恶心、眩晕、头痛症状相继出现。
还没有女朋友,自己的胸却变大了
酒精会刺激雌激素分泌,爱饮酒的男人乳房逐渐“增肥增大”。由于喝酒会减弱肝脏功能,而雌激素在肝脏内分解,所以酗酒的男人更易患乳腺癌。男性胸部较平坦,患乳腺癌后扩散速度较快。
突然心跳加速,却和恋爱无关
酒精可诱发心肌炎。酗酒的人,心肌细胞会发生肿胀、坏死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在酒精的作用下,心率加快,心脏耗氧量剧增,心肌因疲劳而受损。长期嗜酒,酒精性心肌病就会找上门。
所以,贴心的生命君为你提供了这些防醉酒的方法:
吃点酸味水果通常来说,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可以解酒。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听熟悉的歌美国纽约头痛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音乐是治疗宿醉的最佳方式之一。前提你听的是比较舒缓的、自己喜欢且熟悉的音乐。还有研究表明,音乐能够缓解恶心感。其实,音乐缓解醉酒的作用方式是分散了人们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缓解了头痛感。
不要在睡前喝酒睡前饮酒会使酒中的很多有害物质在体内存积,降低抵抗力,并使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明显加重。建议睡前4~6小时内不饮酒,如果不得已睡前喝了酒,可喝点温牛奶保护胃黏膜。
实际上,在生活中,除了酒,确实有很多东西会让人醉。相信很多人都被下面这些东西“灌醉”过。
受访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 黄连珍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 陈霞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刘芳
吃完饭,大脑“醉”了
很多人吃完饭后特别容易犯困,这就是“醉饭”的典型症状。进食过多或过快的情况下,消化道血管突然过度扩张,大量血液涌入胃肠道,脑组织过度缺血,脑活动兴奋性降低。
建议:饮食需注意适量且不宜进食太快,尽量少食用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另外,建议用粗粮代替部分精白米面。
闻点油,胃口没了
很多主妇在为家人准备好一桌菜后,自己却没了胃口,甚至还会出现喉咙发干、眼发胀、头晕、胸闷的症状,经常有此不适者身体还会渐渐变胖,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醉油综合征”。主要原因是长期在厨房进行烹饪,吸入了过多油烟。
建议:要防止“醉油”,首先应改变原有的烹饪方式,油温不要过热,多采用焯、煮、清炖等方法。其次,食用油时应选择质量有保证、杂质少的油。最后,要做好厨房的通风工作,尽量选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可彻底清除厨房油烟的设备。
喝浓茶,手脚发抖
喝完浓茶或大量茶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出现过敏、失眠、手足颤抖、四肢无力、想吐等症状,这其实就是“醉茶”了。引起此症状的罪魁祸首是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它是一种兴奋剂,摄入过多会对中枢神经造成强烈的刺激,从而导致“醉茶”。
建议:喝清淡的茶水,一般茶与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最好不要空腹喝太多茶。如果出现“醉茶”,可通过喝糖水或吃甜点的方式进行缓解。
猛灌水,浑身没劲
因为口渴猛喝很多水后,有时会出现腹部胀满、手足颤抖、软弱乏力等症状,甚至突然晕厥,这就是由于突然饮用大量水后发生的“醉水”。这是因为一旦突然摄入大量水,会造成体内的钾、钠电解质的不平衡,从而出现“醉水”的症状。
建议:要时刻注意补水,喝时不要过猛。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安眠药,让人宿醉
长效安眠药包括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等,作用维持时间长,适合睡眠维持困难、容易早醒者,但吃完第二天会有头昏、反应迟钝等症状,也就是“宿醉”效应。
建议:失眠者应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药,服药后效果不佳时,不要随意加量,应及时就诊。吃长效安眠药有宿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趁着你正清醒,还不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本期编辑:张瑾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给生命君点个赞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