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科肿瘤的秘密,不能只有医生知道
2015/12/10 生命时报

    

     最近,一个名为“不能只有医生知道”的视频迅速攻占各大社交媒体的头条。视频主讲人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她讲述的内容再次让妇科肿瘤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今天,生命君想跟你聊聊这些本该成为常识,却只有医生才知道的秘密。如果你的母亲健在,如果你已经娶妻,如果你有个可爱的女儿,如果你是重视健康的女性……请你一定认真看完这篇文章。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 徐志坚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谭先杰

     女性警惕4大夺命癌症

     从梅艳芳、李媛媛到阿桑、姚贝娜,这些美丽又充满才气的女星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而夺去她们生命的正是女性最该警惕的四大妇科肿瘤。

    

     1卵巢癌卵巢处于女性盆腔的最深处,因此卵巢癌起病非常隐秘,早期没有明确症状,目前没有成熟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70%患者确诊时已经为晚期,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

     预防:

     出现以下“信号”及时检查,如反复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结合B超、CT或核磁共振、肿瘤标记物等排查

     良性肿瘤也应积极处理,不宜拖延

     2子宫内膜癌出现以下症状需要注意:异常阴道出血,即月经期之外出血。绝经后出血更是癌症信号之一。异常阴道排液,阴道分泌物太多或味道很臭。不明原因下腹疼痛,子宫内膜癌长到一定程度有张力,分泌疼痛因子或压迫神经。

     预防:

     重视防癌宣传和普查,学习防癌知识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理想体重

     谨慎处理更年期的异常阴道出血,忌主观臆断私自喝药调理

     不抵触口服避孕药。它对预防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卵巢癌有一定作用

     雌激素补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宫颈癌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明显:接触性的出血,如同房、妇科检查时,一碰宫颈就出血,这是典型宫颈癌症状之一。白带增多,泔水样白带增多,还伴有恶臭。尿频、尿急、尿痛、便血以及消瘦。

     预防:

     健康性生活,减少接触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机会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

     定期检查,将癌症阻断于癌前病变阶段

     4外阴和阴道癌外阴和阴道部位的癌症很少见,关键是要定期做妇科检查。检查发现问题不要因害羞而逃避,以免延误病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

     女性一生必做9项检查

     对待妇科肿瘤,预防比治疗重要!《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总结出女性一生必做的9项检查。通过定期体检,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20岁后全面体检

     21~40岁,至少每5年做一次全面体检。40岁后,应每年体检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

     巴氏涂片检查

     可发现早期宫颈癌。建议从21岁开始每年查一次。到30岁时,如果连续3次检查结果正常,那么在65岁前每3年查一次就可以了。二十多岁的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通常都是一过性的,选用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的巴氏涂片检查就可以。

     性传播疾病检查

     性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女性患者不孕。性活跃的高危人群应每年接受一次HIV、衣原体和淋病检查。

     皮肤病变检查

     黑素瘤是25~29岁女性的头号癌症死亡原因。有黑素瘤家族病史的人群每年应接受一次皮肤癌检查。

    

     30岁后HPV检查

     女性30岁后更容易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检测子宫颈癌的‘金标准’是把巴氏涂片和HPV检查相结合,这样能发现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

     血糖检查

     血糖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2型糖尿病的苗头。若总觉得口渴、疲惫,出现体重减轻等状况,更要进行血糖测试。糖尿病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建议30岁后每3年查一次血糖,50岁后要每年查一次。

    

     40岁后血脂检查

     40岁后,每年都应查血脂。吸烟的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定期检查。

    

     50岁后乳房X光片检查

     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应每两年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则应在40岁以前就进行检查。发现乳房大小、外形有所改变或有包块等情况,应马上就诊。

     肠镜检查

     肠癌在50及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最高。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之后每10年筛查一次能很好地检查出肠部病变。

     女性朋友们,不妨收藏这份防癌指导,对照定期体检,别让癌症找上你。

     本期编辑:张原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给生命君点个赞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