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这点事儿,27位三甲医院院长谁更“敢言”
2015/12/28 生命时报

    

     2015年11月,“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

     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国家将重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在关键的2016年,作为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各大医院将会做出哪些努力?院长们又会有怎样的期待?

     《生命时报》记者用两周时间采访了全国27家三甲医院的院长。他们分别从医疗改革、医患关系、人文关怀及智慧医疗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让我们先来听听大牌院长们2016年的健康期待↓

     医媒联手

     打造“健康中国”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赵玉沛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医疗卫生行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年份。

     医疗机构与新闻媒体发挥各自优势,联手打造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体系;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改善服务流程和患者体验;加强媒体宣传,增进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和信任,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这是我的2016年健康期待。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六大措施推进分级诊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李为民

    

    

    


     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与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不同,各地分级诊疗制度会存在模式上的差异。

     因此应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实际,从宏观卫生治理的高度,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用改革的办法努力推进开展分级诊疗制度,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模式。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医改必须做到“三医联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

     孙虹

    

    


    

    


     2016年毫无疑问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年,虽然改革面临很多问题和不确定性,但我仍然很期望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切切实实地做到“三医联动”。

     新的一年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要生活得更健康,这是整个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重要的理由和职责。期待有更健康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得到更好的尊重,期待有更健康的医疗行业运转机制,期待有医务人员有更健康的职业环境,也期待医务人员身心能够更健康,不要承受太多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压力。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多方联手防治呼吸病

     中日医院院长

     王辰

    

    


     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比,老百姓对呼吸疾病的了解远远不够。新的一年,我希望能携手媒体,提高民众意识,推动我国对呼吸疾病,特别是慢性呼吸的防治工作。

     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协同各方,包括国家、医务人员、患者、媒体,共同努力。相信2016年,我国对呼吸疾病的防治必有大的改观。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医改成功需要三个“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

     刘玉村

    

    


    

    


     要保证医改落实,我个人认为需要以下三个“一”的保证:一套自上而下的配套措施,一个有勇气来管的人和一种有归属感的文化氛围。

     我对医改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的效率足够高,大兵团作战能力也在,只需要再提高人文关怀,加强勇气和担当,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相信这个行业一定会好起来。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医改需要一整套政策保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王杉

    

    


    

    


     我始终坚定地认为,所有医护人员都有一个共同期待,就是用我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服务来提高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另外,我希望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获取并用好健康和疾病数据,这样中国对于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规律的发现不仅惠及本国百姓,更会对世界医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最后,我希望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重构能落到实处。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专病专科能有大的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乔杰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整体医疗形势有了很大改变。政府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医学发展也进入了更好的时代。

     2016年,我主要有两大期待:一是医疗改革方面,期望政府能从整体调控和机制上做更好的布局,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出台和实施。第二个期待是在专科专病的发展方面,希望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也期待2016年有更多的医务人员应用精准医学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为人类健康做更多工作。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心理健康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作为一名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我迫切地想告诉大家,精神心理问题不是小事,而是直接影响躯体健康及社会和谐的大事。但目前,精神卫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所以2016年我最期待的就是国内各个层面都应该关注并重视心理和精神健康。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在家门口就能治肿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季加孚

    

    


     展望2016,作为一个医院管理者,作为一名肿瘤外科医生,我依然期待着能够在对癌症的战争中取得优势,获得最终的胜利。

     我的第一个期待,就是继续健全覆盖全民的肿瘤防治体系。我的第二个期待,就是让全国的患者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肿瘤诊疗服务。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北大肿瘤”品牌下的各种资源,让全国患者受益。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期待“以劳养医”早日实现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田伟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我最大的期待还是在医改方面。而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早日实现“以劳养医”,让医生靠自己的劳动就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另外,我希望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关注骨质量,改变不良的习惯,持之以恒地运动、晒太阳。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心理援助热线更普及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

     杨甫德

    

    


    

    


     新一年我们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第一,提高精神障碍预防、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工作;第二,心理援助热线有更大程度的普及;第三,以公立医院为主战场,保证精神专业医务人员的有序流动;第四,切实解决精神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的救治问题;第五,提高医患双方的权益。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增加儿科医生须长远规划

     首都儿科研究所院长

     罗毅

    

    


    

     儿科医生短缺是个普遍现象。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远低于美国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师的水平。

     但必须意识到,增加儿科医生总数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必须有长远的规划。促进孩子的健康是项大事业,作为医疗机构,新的一年,我们希望能跟媒体共同努力,把这项做得更好。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防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石远凯

    

    

     2016年,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一年。为了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为了能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多贡献,我倡导:每个人都要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一旦发现疾病尽早地、科学地进行正规治疗,使我们的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为社会、为家庭多做贡献。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老百姓别得病、少得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

     张澍田

    

    


     医院首先是看病的地方,说一千道一万得“看好病”。院长也是从普通医务工作者成长起来的,作为一名医生,我对老百姓的健康期待就是——别得病、少得病。希望大家更新健康理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一旦得了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防病不再是自发行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

     陈勇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我始终认为,医学的发展应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看问题,应更多地关注健康而非治疗。

     治病救人是医生重要且必要的职责,但它反而更像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是得病后的无奈之举。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防病,而疾病预防是个系统工程。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国人防病能逐渐告别“自发阶段”。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医疗发展做到三个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

     魏永祥

    

    


     新的一年到来,人的内心总是充满憧憬和期待。作为北京安贞医院的院长,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的健康期待。

     第一个关键词“和谐”:期待医疗大环境越来越好,医患关系越来越和谐。第二个关键词“健康”:期待老百姓能懂得健康管理。第三个关键词“变化”:期待互联网为医疗行业带来变化。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大幅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2016年到来之际,我有4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公众的健康素养能大幅提高,媒体为大家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健康传播环境;第二个愿望是我国的医改能大幅度推进;第三个愿望是希望2016年我们国家慢病防控计划能够尽快启动;第四个愿望是希望能为医疗场所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能在医务工作者在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下,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分级诊疗后应补偿大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

    

    


    

    


     我2016年的期待有三点:第一,医生有更加人性化、和谐的医疗环境;第二,国家应关注三级医院在实行分级诊疗后的资金来源问题;第三,百姓的就诊惯性和健康意识应有所改变。我的这些期待可能一年内很难实现,但只要起步,我就很满足了。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加强合作,促进妇女健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

     王建东

    

    


    

    


     2016年,国家政策对“二胎”彻底放开,作为妇产专科医院,我们无疑要面临更多压力和挑战。从我们医院目前的建档情况来看,至2016年7月预产期的产妇已经排满,床位也已经没有剩余。

     生孩子不像其他一些疾病能等,所以我们在新一年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尽可能想办法满足更多产妇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按照卫计委的要求,提高服务女性患者的医疗质量。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中医药是实现分级诊疗的

     重要环节和路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

    

    


    

    


     2016年是医疗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与否,将关系到百姓能否在不同级别医院得到很好诊疗的切实问题。而在这一点上,中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科学关注口腔健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院长

     白玉兴

    

    


    

    


     2016年,我有2个健康期待。首先,衷心希望老百姓能更加主动地学习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关注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其次,衷心希望各级政府组织和部门能继续加强口腔医疗服务的监督和管理。

     愿每位患者选择正规的医院、正规的医生,在正规的流程和管理体系下,接受正规和优质的口腔治疗服务。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中医院要差异化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

     唐旭东

    

    


    

    


     对于我们西苑医院,在新的一年,我提出两个目标:一是争创行业优秀品牌中医院,一是朝向研究型中医院发展。2016年,我也期待医院服务越来越好,疗效越来越高,老百姓越来越满意,政府越来越支持。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培养德行治愈内心的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

     王阶

    

    


    

    


     2016年我的健康期待是:希望社会关注中医中药,大众学会使用中医中药知识打造健康的体魄。

     我期待希望公众注重培养德行,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健康;能正确认识、运用中医中药知识,实现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愿望。还要认识到中医中药是个宝库,我们必须努力挖掘。屠呦呦的获奖只是开始,中医中药的肥沃土壤上还将培育出更多的璀璨成果。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院长更需要职业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院长

     范吉平

    

    

    


     2016年,我有两个健康期待:一是继续推动医院院长的职业化培训;二是联合百家医院,探索远程医疗,提高基层医院眼科的诊疗水平。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坚持医学引领

     救治疑难危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

     陶敏芳

    

    


     新的一年我希望通过医改的不断完善,能向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我们一直以“医学引领”和救治“疑难危重”为己任。

     就现在的医疗形势下,提供医护人员良好的行医环境是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我希望医改政策能够不断推进和完善,使我们的医改获得实效,惠及医患双方。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健康理念是人生基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

     曾其毅

    

    


    

    


     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首先要有健康的理念,这是一切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基石。而健康的理念首先就是要有预防的意识。

     针对普罗大众,我的新年健康期待是:希望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心态、行为和生活习惯。健康的行为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工作要积极向上,拥有自己的事业;二是有健康的饮食习惯,让身体内环境保持良好;三是抱着开放、平淡的态度,接纳生活给予你的一切。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精准与“互联网+”

     共建健康中国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

     罗荣城

    

    


    

    


     继十八大提出“健康强国”政策,并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必然的要求”后,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发展健康产业提到了民生“刚需”的高度。

     在当今大数据、大医疗、大健康的时代,想要推进中国的健康产业建设,精准医疗与“互联网+”医疗不可或缺。

     ▼长按二维码

     看深度访谈,听院长心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商务合作:010-65363777内容合作:010-65363741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给生命君点个赞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