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解词——【脂肪肝】
2016/1/29 生命时报

    

     本词条指导专家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袁辉生

     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教授 孟庆华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主任 张晶

    

     【含义】

     由于各种原因,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病变。

     【分类】

     根据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表现】

     大部分的脂肪肝并没有症状,往往由常规体检发现。

     严重的脂肪肝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表现,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一部分脂肪肝可合并一定程度的肝功能异常,查体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需提醒的是,症状不明显,并不代表脂肪肝对身体没有伤害,任其发展,脂肪肝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病因】

     人体的肝脏是没有脂肪细胞的,通常情况下,脂类物质在肝脏内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之后进入血液,成为血浆中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这一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时,不能有效结合的脂类物质就会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肝细胞脂肪样变,即脂肪肝。

     【高发人群】

     太胖的人。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

     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

     爱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

     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

     快速减肥的人。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

     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

     药物滥用者。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

     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对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是治疗的基础,并且要长期坚持、定期复查。

     如果因脂肪肝没有了而放松管理,甚至又恢复到以前的不良生活方式,脂肪肝可能会卷土重来。

     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

     护肝保健品不能替代常规治疗和药物,如果想使用,建议先咨询医生。

     【营养贴士】

     营养过剩及肥胖的脂肪肝患者,要减少饮食中的热量摄入。少吃大鱼大肉,少喝甜饮料,可增加果蔬、茶叶、豆制品、坚果的摄入。

     营养不良的脂肪肝患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并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

     【小药茶/小妙方】

     特制乌龙茶:乌龙茶3克、冬瓜皮10克、山楂10克。山楂和冬瓜皮煎汤、去渣,用汤冲泡乌龙茶饮用。

     【温馨提示】

     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其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超过10%,肝脏的炎症也会减轻。

     不要以为营养过剩、脂肪过多才会得脂肪肝,营养不良、减肥过度或减肥过快也会患上脂肪肝。因此应均衡饮食,不要过分节食。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果没有大块时间进行运动,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碎片化运动,站起来走走,抬抬腿、伸伸腰。▲

     本期编辑:张瑾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商务合作:010-65363777内容合作:010-65363741

     2016再次迭代,火速下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