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人跳槽后悔青了肠子,你可得想好了
2016/2/15 生命时报

    

     每年春节一过,不少人就萌生辞职的冲动。有报告指出,职业发展空间、薪酬水平和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等因素,都会让人考虑跳槽。

     但现实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跳槽族”发现自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专家提醒,慎重考虑的跳槽可能给人职场提升的契机,但冲动而为则应尽量避免。想跳槽,先弄清这些问题再说↓

    

     受访专家: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杨东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瑞

     跳槽,4种心态在作祟

     杨东认为,对目前的工作状态不满才是跳槽最主要的动机。而常见的跳槽心态主要有四种。

     不甘平淡。觉得现在的工作不够丰富,年轻人永远抱着不可限量的好奇心,总希望通过不同的挑战证实自身的价值。

     不耐挫折。从校园的天之骄子变成单位中最普通甚至最底层的一员,这种落差一时很难适应,再加上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处理人际关系也令人头痛,于是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希望通过跳槽打破这个怪圈。

     近者多瑕疵。从来都是距离产生美,自己眼前的东西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觉得还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眼高手低。觉得自己的能量无限大,现在的单位很难给自己提供施展才能的岗位,让自己的价值得以最充分的体现。

     50%的跳槽并不成功

    

     “但出于这些想法而选择跳槽的人,最终成功的屈指可数。”杨东说。李永瑞副教授则进一步给出了让人惊讶的数据:有50%的跳槽并不成功。

     其中的主要原因有:

     信息不对称,在进入新单位前,并没有完全了解它到底能给自己提供什么;

     定位不明确,不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擅长和不擅长什么;

     最后,职业生涯没有规划也是“后悔”成为“跳槽族”新标签的一大原因。

     跳错槽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惨痛的代价。不仅会伤害整个职业生涯、浪费时间精力,更有可能给心理带来不可抹灭的创伤。

     现在有很多高材生因为跳槽不慎而陷入失业的困境,成为‘啃老本一族’,不仅自信心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产生了厌世、避世的情绪,悔不当初。”

     跳槽,务必三思而行

    

     跳槽本身并不错,错的是轻易跳槽、冲动跳槽。因此,跳槽前务必“三思而后行”。

     首先,“频繁跳槽”绝对是大忌。用人单位、猎头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或客户有着3次以上跳槽的经历。池晓劲建议,想要有跳槽的资本,就要踏踏实实地把本行业做深做透,工作一两年就跳的绝不是猎头眼中的“好猎物”。 “不能忠于自己的企业,也一定要忠于职业。”杨东建议。

     其次,不同的年龄对待跳槽也不一样。杨东认为,30岁前尝试不同的岗位可以理解,30—40岁手上也必须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优势才能跳,40岁后就更不能轻言跳槽了,这时精雕细琢,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最后,初入职场的人3年内千万不要轻言跳槽。这是积累人生经验的黄金时期;

     而对于中高层来说,跳槽要做好“一切从头再来”的心理准备,即使出现心理落差也要学会自我调节;

     如果是被猎头或是对方企业看中,则应仔细研究对方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对自己跳槽后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价值做一个最准确的估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商务合作:010-65363777内容合作:010-65363741

     2016再次迭代,火速下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