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小事,居然能防百病……
2016/2/27 生命时报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心中的浮躁感越来越强,很多人开始有意识地找寻内心的宁静,而冥想不仅能释放压力,更能有效延缓衰老。《生命时报》邀请权威心理专家带你做一次冥想,将压力、疾病关在心房外。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 肖震宇

     冥想是什么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方法,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知力和良好的状态。通俗地说,冥想就是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将心神收归身体,不去胡思乱想。

     冥想期间,人们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方式,同时采取某些身体姿势(盘腿坐或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

     冥想并非仅仅让身心放松这么简单,而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或想法上。经过长时间反复练习下,可以使大脑进入更高的意识状态(类似禅的“入定”)。

     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让人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觉和思维从原本固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冥想的好处

    

     以往的研究发现,冥想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益处,包括降低血压、提升免疫力、降低癌症、心脏病和抑郁症的风险

     2015年2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发表论文称,冥想是通过减压带来上述积极影响的。

     研究显示,冥想可以增加大脑前额叶的活跃度,这一脑区负责深思和计划,可以“关闭”对压力的生理反应。

     同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冥想者的大脑比其他人老化得要慢

     脑部扫描显示,冥想者大脑中与衰老相关的灰质体积减少得更慢,而灰质对认知和记忆能力至关重要。

     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为一组睡眠障碍的老年人组织了一个6周的冥想课程,发现课程结束后,参与者入睡时间变短了,半夜醒来次数变少了,白天瞌睡的次数也减少了。

     还有研究发现,冥想可以缓解疼痛

     冥想不一定要打坐

     很多人觉得,冥想就是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坐,其实这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任何能够减缓思想的行为都是冥想。冥想的妙处就在于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有所收获。

    

     其实当你专注于某一个感觉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冥想了。很多人打坐时很难进入冥想,这时完全可以尝试更适合自己的冥想方式。

     有些人唱歌、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时特别投入,全身心沉浸在好的感觉中,可以摒弃外界的嘈杂,这就是冥想。

     甚至有些人在做饭时,都不需要有思想介入,特别享受这种当下的感觉,投入在享受的过程中,这也是冥想。

     总而言之,冥想就是减缓或不去思考。如跑步时,如果全身心感受身体的动作,那就是冥想;如果跑着跑着就开始想事情,那就不是冥想了。

     4步进入冥想

    

     第一步:练习冥想时,可以坐在一个垫子或者椅子上,找到一种让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

     第二步:把心灵聚焦在一个选定的物体上,比如你的呼吸(主要口鼻的感觉),努力地把这种感觉留住。

     也许很快你就会走神或者感到腿痒痒,也可能会想到待会要做什么,这时努力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第三步:随观察自己的情绪,可能一瞬间,烦躁、悲伤、寂寞、恐惧等情绪会涌来,此时我们依然在冥想中。

     承认这种情绪,找到它们的起源,不需要对抗它们。

     第四步:还可以观察自己的想法,比如突如其来的忧伤过后,可能会想,“其实我还是没走出刚刚的失恋”。

     经常这样做,我们会更擅长听从内心的声音。

     冥想需练多久

    

     冥想的好处并不会很快显现出来,而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

     一个人可能需要几年的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冥想状态,就连经验丰富的冥想者,可能在一个小时里也只有少数几个时刻真正达到冥想状态。

     所以,不必追求所谓的成果,达到一种接受一切而无期待的感觉,才是冥想的真谛。▲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商务合作:010-65363777内容合作:010-65363741

    

     2016再次迭代,火速下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