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超级英雄”白了头发……
2016/6/18 生命时报

有一种爱,
少有言语,只有行动;
有一种爱,
浸润在时间里,支撑我们前行。

他给了你小小的生命,
把你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你兴奋的在浴缸中,
拍打起水花,
故意把泡泡抹在他的脸上,
他微微笑着,
享受这一刻。

他拥抱和亲吻小小的你,
用真心来呵护你懵懂的心灵,
爱,
在你稚嫩的心底,
生根发芽。

你最需要陪伴的时刻,
他抛下工作,
与你一道尽情嬉闹,玩耍。

你,
穿上梦寐以求的舞鞋,
随着圆舞曲翩翩起舞,
他,
微笑地拉起你的双手,
用高大的身躯呵护你细小的梦。
你猜对了,
这就是父爱……

时光飞逝,
记忆中的他,英俊又强大,
而现实的他,
从你的“大树”变成了“大叔”,
曾经是你的靠山,
现在最需要你的呵护。
6月19日父亲节
不如真的想想,
他需要什么。

父亲最需要的,
不是昂贵的礼物,
更不是一段来自朋友圈的“肺腑言语”,
而是健康硬朗的身体。
“反哺”父亲,
从一份健康的呵护开始吧。
男人身体8个预警信号

有人说,男人是最该买保险的人,因为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身体容不得半点闪失。
《生命时报》综合英国《每日邮报》刊文,并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白文俊,总结出8个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男人一定要小心。
1勃起障碍警惕心脏病
勃起功能障碍(ED)往往是心脏病的早期预警信号。英国布里斯托尔皇家医院泌尿科医生罗热·佩思德表示,勃起的情况是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因为身体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才能顺利勃起。
研究发现,2/3的心脏病男性患者存在ED问题。而在45岁以上没有心脏病家族史的男性中,ED会使心血管病发作的风险提高3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白文俊告诉记者,男性一旦出现无法勃起的情况,应尽快去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如果自身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最好再去心内科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和戒烟,饮食上多吃燕麦、三文鱼、杏仁、花椰菜、蓝莓等都能让心脏更健康。
2乳房变大,小心内分泌失调
有些男人的乳房也会像女性一样隆起,其实,这是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雌激素会导致乳房组织生长,但男性的雄激素会抑制其生长,但如果内分泌失调,雌激素上升,雄激素下降,就会刺激乳腺导管产生增生,导致乳房增大,触摸起来有活动的结节,并伴有肿痛或触痛感。
一旦发现乳房变大,或摸起来有硬肿块,要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英国牛津大学内分泌学家阿什利·格罗斯曼教授建议,乳房变大的男性一定要减肥,并且少喝啤酒。
乳腺增生患者则要多运动,不要乱补营养品,尽量不使用激素,同时,忌饮酒及吃辛辣刺激、海鲜等“发物”。
3晚上尿频要防前列腺癌
英国前列腺癌协会提醒,如果你总起夜,可能是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的预警标志。核桃大小的前列腺腺体位于膀胱下方,所以它的大小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压迫尿道,影响一个人的排尿习惯。
然而,早期的泌尿问题常常会被男性忽视,很多男性在发现泌尿系统问题时,多数都已经发展到了前列腺肥大,甚至前列腺癌。所以,男人一定要留心观察自己的排尿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
要想保护好前列腺,关键是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日常生活中不憋尿;
此外,多吃红色蔬果,它们称得上是“男人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和西瓜等,其中富含的番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4性欲下降可能影响生育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医院专家迈克尔·杜利表示,一个男人如果性欲突然下降,性爱次数骤减,可能是因为睾丸不能产生足够的雄性激素。
而雄激素是男人最重要的代谢激素,一旦该激素水平偏低,就会导致多种疾病危险增加,如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如果你的嗅觉也突然下降,同样能表明你的睾丸没有正常工作。
专家建议,身体发出上述求救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雄激素水平,可以在医生建议下补充雄激素进行治疗;
还可适量吃些动物内脏,锌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也对维护男性生殖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不妨适量多吃。
5睾丸有肿块警惕睾丸癌
虽然大部分长在睾丸上的肿块或脓包是良性的,甚至不需要治疗,但也还是要警惕睾丸癌的发生。
专家建议,男性最好每个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可以在淋浴时,全身肌肉放松,检查一下睾丸是否正常,一旦发现肿块或皮肤上有鼓起的小包,应立即就医。睾丸癌的早期治愈率很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
睾丸的作用主要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可以说是男人的“命根子”,所以学会保护睾丸至关重要。
睾丸对温度要求很高,它最喜欢的温度是35℃,当周围温度超出了它的调节范围时,就容易受伤;
男人最好少坐软沙发,穿宽松透气的裤子,少蒸桑拿,给睾丸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6发现血尿要排查膀胱癌
男性应特别注意小便是否有带血症状,全程无痛血尿是90%以上膀胱癌患者最重要的发病信号,但这一典型的早期症状却常被误认为是泌尿系统结石或尿路感染所致。
男性膀胱癌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尽早接受正规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因此,男人一旦出现全程无痛血尿,要及早做膀胱全面检查。
在发达国家,50%~60%的膀胱癌是由吸烟引起的,积极戒烟对预防膀胱癌大有益处;
增加饮水量、不憋尿也对预防膀胱癌十分重要。
7常酗酒要小心抑郁
抑郁的典型症状包括常哭泣、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等。但英国男性健康论坛主席约翰·奇泽姆博士表示,男人抑郁的表现常常不是很典型,比如过度饮酒、愤怒、暴力、无法维持关系等,都可能是男人抑郁的独特表现。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约七成男人患“隐藏性抑郁症”。
缓解忧虑最好的良药就是欢笑,多项研究表明,欢笑可使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快乐激素,可以让人变得更积极、更外向、更合群。
当男性出现心理波动时,应积极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支持或协商,以应对情绪低潮,不要所有苦闷都自己承担。
8大脚趾疼警惕痛风
大脚趾疼痛不堪,是痛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这是因为体内尿酸过高,排泄小便又很少会导致尿酸慢慢沉积在血液中,逐渐形成一些微小的晶体,当晶体越聚越多,就会损伤关节,产生强烈的疼痛感。
有的时候也常常表现为某个关节红肿。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男性患痛风的风险比女性高3~4倍,尤其老年男性更易患此病。
防痛风,应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动物肝脏等;
多喝白开水,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尿酸;
避免过度肥胖,少喝酒,尤其是啤酒,咖啡及茶也应适量;
更要避免暴饮暴食,尿酸值忽高忽低,会加速尿酸钠盐的沉积,使痛风发作。
老爸的专属“养生清单”

职场上面临着激烈竞争、生活中背负着养家重任……现代生活中,男人的压力几乎是无处不在。其实,男人也有脆弱的一面,他们更需要全面细心的保养。
《生命时报》采访男科、营养、心血管、中医等多领域专家,共同打造一份专属男人的“养生宝贝清单”。
营养专家多吃含锌食物

有数据调查,30~45岁的男性中,65%的人营养失衡。其中,相当一部分男性不知道自己对营养素有着独特的需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说:“对于男性来说,锌是一种最特别也最重要的营养素。”
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摄入量中,男性应每天摄入锌15毫克,女性则为11.5毫克。“这是因为,锌是雄性激素合成的必需品,同时也负担着保护前列腺的重任。”
目前,国外常用“苹果疗法”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就是因为苹果中的锌,能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缺锌的情况。专家表示,如果男性味觉能力下降,鼻子周围变得油腻、发红、爱脱皮,很可能在提示缺锌了。
含锌丰富的食物首推贝壳类,如牡蛎、蛤、蚝、蚌等,其中牡蛎是公认含锌最多的食物。另外,瘦肉、坚果、粗粮中的锌含量也不少。
运动专家练练“仰卧起坐”

对男人来说,失去肌肉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失去了生命之本。一项研究发现,男性到中年后,肌肉量大约会减少1/3。如果男性过了40岁,无法完成10个俯卧撑,或30秒内无法反复蹲起19次,就说明肌肉力量不足。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告诉记者,中年男性可以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分别锻炼,特别要重点“攻破”腰腹部。这是因为腹肌属于身体中的核心肌群,此处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腹肌强的人,身体的整体体质就不会太差。
在美国最流行的家庭健身法中,将仰卧起坐列为锻炼腰腹部肌肉最重要的动作之一,因为仰卧起坐能刺激腹部血液循环,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体腹腔内的脏器。苟波表示,练仰卧起坐还能拉伸脊椎,锻炼背部肌肉,这对改善身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练习时首先要做对每一个姿势,并循序渐进,一般每次2~3组,每组8~12个;
开始做动作时应注意,双肘触及或超过双膝,然后还原为仰卧,双肩胛触垫为完成1个;
如果借用肘部撑垫的力量完成起坐,或双肘没有触及、超过双膝,则不能计数;
坐起来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某一个方向偏离,这样会让腹部肌肉锻炼得不均匀。因此,要尽量控制好仰卧起坐的方向,放慢速度并调整呼吸。
男科专家多喝水护前列腺

前列腺是男人独有的器官,但会时不时制造些“小麻烦”。资料表明,约50%的男性会在一生中某个时期受前列腺炎的干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告诉记者,喝水是保护前列腺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方法,饮水量要保证每天1500~2000毫升,但尽量要把一天的大量饮水时间放在早晨和上午,晚上睡前尽量少喝,这样可以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加重前列腺负担。
谨记不要憋尿、饮食清淡、适度性生活、勤换内衣裤;
多吃富含番茄红素的红色蔬菜如西红柿、葡萄柚等,每周吃3瓣大蒜或吃3次洋葱、大葱、韭菜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
建议超过50岁的男人每年要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近亲中有前列腺癌病人的更应重视。
心血管专家饮食要清淡

据统计,由于女性拥有雌激素的保护,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时间约比女性早10年,他们患冠心病的几率是女人的3倍之多。另外,男性患脑卒中的风险也略高于女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徐成斌教授说,男人应努力降低自己的心血管病风险。第一要吃得淡,盐吃多了会使血压增高;第二要少吃动物性脂肪,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增高血脂,引起糖尿病;第三,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第四不喝酒,酒会使血液中甘油三酯增高;第五不抽烟,烟民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从20岁以后,男人就要开始关心胆固醇;
如果异常,应及时戒烟,每天争取保证30分钟的活动量,适当多吃杏仁、菠菜、海带等。
心理专家跟女人学倾诉

在“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思想下,男人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研究发现,男性自杀死亡率是女性的2.2倍。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约七成男人患有“隐藏性抑郁症”。
男人既要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又要打拼事业,压力不小但排解压力渠道又太少。男性不像女性有先天的心理调节能力,唠叨几句、大哭一场就能自我调节,因此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当个人承受的压力太大时,互相倾诉能带来一定的归属感,从而减轻压力。”现实中,很多中年男性有压力自己承担,不告诉家人,忽视了亲情在减压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最重要“减压阀”就是要向女人一样,学会倾诉。
只要发现身体和过去有所不同,如失眠、没食欲、提不起劲等,就应该警觉;
平时要抛开工作的烦恼,多陪家人聊聊天,试着从“功利性”中解放出来,让生活多点休闲成分,重拾快乐;
无论何时,都应保持一颗健康乐观的心。
中医专家
常喝防病“小药茶”

30~55岁的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忙于应酬,经常熬夜、喝酒。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出现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其实,有一些中草药能很好地帮助男性调理身体。
中日医院中医男科王传航教授表示,对于中年男性,首先推荐有解毒功效的葛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有清热、降火、排毒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缓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用它来煎汤或捣汁加米汤服用。
另外,白芍、柴胡都有疏肝的作用,经常饮酒的人可以选择这两味中药泡水饮用,还可以加上枳实、甘草煎水服用,调和气血;
山萸肉、人参、黄芪、山药,有补益肾中精气的作用;
鹿茸、杜仲、川断、桑寄生等可温助肾阳,还可强筋骨;
这几类药物也都可以分别用水煎服,或泡水饮用。
给老爸的健康体检计划

自从有了我们,老爸就开始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承受的家庭和事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男人30岁以后,有些检查是必须做的。现在,就把这份健康体检保存好,提醒老爸逐个检查这几项。
常规检查
1眼部及视力检查 从18—60岁之间,每1—3年检查1次。60岁以后,则应该听取医生意见,增加检查次数。
2血压检查 当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发生中风或患心脏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建议儿童时期就开始量血压。如果结果正常,应每年查1次,如果偏高就半年查1次。
3甲状腺机能检查 甲状腺调节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男性一旦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等问题。美国甲状腺协会推荐男性35岁以后,每年做1次检查。
4睾丸癌检查 可以自己检查睾丸是否有发硬或者肿块,是否有异常增大的现象。推荐每月进行一次自检。
5胆固醇检查 可以作为发生心脏病危险的参照。每5年查1次,如果检查中有两项指标都偏高,要每半年到1年查1次。
非常规检查
1听力检查 专家建议,发现听力异常就应该开始检查。美国语言听力协会推荐,在50岁之前,每10年查1次听力。超过50岁则应该每3年查1次。
2前列腺癌检查 美国癌症协会推荐,50岁开始检查,每年1次。如果排尿有困难的话应该提前到45岁。
3大便潜血检查 这项检查可以发现大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可以发现消化道是否有溃疡甚至癌症。50岁起最好每年1次,如果肠道情况一直不佳要提早。
4
骨密度测试 建议从65岁开始,每隔5年要做1次骨密度测试,如果男性偏瘦或有骨折史,则应提前。
5维生素D水平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很可能缺乏维生素D。做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就能知道是否缺乏维生素D。建议45岁后每年查一次。
6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及早发现病变的最好方法。建议50岁开始,每5年做1次结肠镜检查,每10年做1次大肠镜检查。
7代谢综合征筛查
腰围超过100厘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0毫克/分升;甘油三酯高于150毫克/分升;血压超过130/85毫米汞柱;空腹血糖含量超过100毫克/分升。
有3项或更多项符合的男性,从50岁开始,每3—5年应做1次检查。
8膀胱癌检查 膀胱癌早期并无症状,不易发现,需要进行尿液隐血检查。专家建议,有吸烟史的男性,应该从50岁开始。
9糖尿病筛查 如果没有家族病史、超重或高血压等情况,可以从45岁开始检查。如果有以上情况,应从年轻时开始。频率为每3年1次。▲(生命时报记者 李洋 特约记者 杨静)
编辑:刘星酉 徐振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商务合作:(010)65363768
内容合作:(010)65363791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