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助眠穴,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2016/6/24 生命时报

时间悄悄来到了六月底,从燥热的气温、潮湿的空气以及嗡嗡作响的蚊子声中,我们感受到了盛夏的到来,于是晚上睡觉也多了一种姿势叫“被热醒”,一到床上我们就做起了“辗转反侧”的运动。

吹风扇吧,总觉不够给力;开空调吧,盖上被子热掀开被子冷。

睡得好一点,也得一夜醒三次;睡得不好,直接整宿合不了眼,燥热地简直停不下来……

其实,想在大热天里睡个安稳觉并没有那么难,因为我们的身体自带了天然的“安眠药”,只要简单几个动作就能激活它,快跟生命君学起来吧↓
身体自带安神助眠方
如今受失眠困扰的人很多,归结起来多数是五脏之间相生相克引起的,比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火扰心等,都可能引起失眠。尤其是最近天气越来越热,有些人经常会感觉心跳异常、失眠多梦、健忘、饭量减少、大便稀溏、身体倦怠无力等症状。中医看来,这些症状属于心脾两虚。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 程凯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剂中,酸枣仁汤是个经典方。该方主要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以睡眠浅、容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做梦能记住为特点,还会伴有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怕冷、心慌、健忘等脾虚症状。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依赖脾的运化能力,营养物质才能化生为血。当脾虚时,血的供应就会不充足,使心神失去阴血的滋养,引起失眠。想要治疗心脾两虚型的失眠,就要从补心和补脾两个方面入手。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五味药组成。酸枣仁入心,可以滋养阴血,是通过养血来安神的主药;茯苓入脾,两者搭配共养心脾。血虚易生虚热,方中知母有清虚火之功效。最后还要行气引经,做到养血而不瘀滞,用川芎、甘草来调和。
与方剂相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酸枣仁汤———心俞、脾俞、中冲、合谷、内关5个穴位。
心俞和脾俞是心脾之气输注于人体背部的特殊穴位,采用摩法或灸法使穴位局部发热,并将热力渗透,可收补益心脾之功,相当于酸枣仁汤中的酸枣仁、茯苓两味药。

中冲为心包经的井穴,在此处刺血或掐揉,有清心除烦的作用,相当于酸枣仁汤中的知母。

点揉合谷穴可以行气并调和诸药,点揉内关可以引经并安神助眠,相当于酸枣仁汤中的川芎、甘草两味药。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按揉此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这些穴位每天按摩两次,每次10分钟左右,合在一起便成了身体自带的酸枣仁汤,失眠的人不妨试一试。
相关链接
天热睡不着,试试这8招
英国的生理学家和睡眠治疗师尼日娜?拉姆拉克函博士警告说:在24℃以上的环境中,人们睡眠质量会变差,夜间更容易醒来,从而损害健康、人际关系和工作质量。
《生命时报》综合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总结出几个有助于在夏夜安然入睡的窍门。

1电风扇+冰=土空调如果整夜开着空调睡觉,会引起感冒、受风寒等一系列疾病。建议自己动手做一个“土空调”:睡前20分钟,将电风扇放在床边,让风吹过盛放冰块的盘子。随着冰块的融化,房间很快就会凉快下来,利于入睡。如果睡觉的时候感觉热,可以将风扇转向墙角,这样既避免了风直接吹着身体,又能加速卧室空气流动,带走热量。
2用凉水冲脚当身体的核心温度较高时,就会有许多血液流动到脚部,使其燥热难忍。建议在临睡前用凉水冲脚,使其逐渐冷却下来,降低身体核心温度,增加舒适感,便于入睡。
3床边备个喷雾瓶当你感觉气温太高时,往脸上喷些水雾,很快就能凉快下来。
4冷冻枕套上床睡觉前,先把枕套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一会儿。这样做能保持头部凉爽,降低体温,使人更容易入睡。
5穿件微湿的睡衣将睡衣微微喷湿,或是把薄袜子泡在凉水里,穿着它睡觉。如果穿着湿衣服入睡让你感觉不舒适,可以用凉水把毛巾打湿,放进冰箱约1小时,睡觉时放在额头上,也能起到降温作用。
6下午拉上窗帘采光条件好的居室或下午、傍晚阳光充足的房间,可以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窗帘或百叶窗,有助于降低室温。
7使用浅色床单夏季适宜使用材质较轻、颜色较淡的床单。在温度较高的夜间,推荐使用保暖度为4.5托格(被子保暖度的官方计量单位)的被子,如果还是觉得热,可以用薄被单代替被子。
8睡前吃根黄瓜睡前1小时应避免食用会让身体变热的食物,如辛辣油腻的食物、含咖啡因的饮料、酒精和含糖零食。建议吃具有冷却性的食物,如黄瓜、西瓜、鲜奶。▲(生命时报特约记者王永梅)
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睡个好觉,美美地迎接周末~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商务合作:(010)65363768
内容合作:(010)65363791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