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比别人容易热?有可能是肉吃多了
2016/7/4 生命时报

    

    


    

     大汗淋漓时喝点冷饮,“冰爽又消暑”;把水果当饭吃,“减肥还健康”……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开启了这样的夏日饮食模式。然而,这些真是身体喜欢的吗?

     《生命时报》邀请营养专家,从科学角度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饮食习惯,并一一揭示其健康真相。

     受访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教授 周春凌

     真相一热茶比冷饮更消暑

    

     冷饮给人们带来冰爽体验的同时,也会给胃肠、咽喉带来刺激,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胃痛、腹泻或其他不适。

     事实上,对抗暑热,不妨泡杯热茶,既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液的分泌,还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温,我国古时就有“热茶最解暑”的说法。

     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需要提醒的是,喝茶的温度不要太烫,控制在65℃以下为宜,否则可能带来致癌风险。

     真相二肉吃多了感觉更热

    

     不同食材,吃后产热的效果也不同。

     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是4%~5%。

     肉类:蛋白质含量是15%~20%,鸡蛋是13%;

     蔬菜:白菜蛋白质含量是1.5%,番茄是0.9%,冬瓜是0.4%。

     如果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鱼肉蛋吃多了,夏天会感觉更加燥热难受。而蛋白质含量很低的蔬菜水果,更有利于让人感觉清爽。

     真相三吃点辣有助消暑散热

    

     很多人到了夏天会拒绝吃辣,认为其会导致上火。

     事实上,盛夏适当吃点辣也有助散热,因为辣味食物能让人体各部位血管扩张,如此一来身体就会散热。

     对于湿气重的地区来说,夏天吃辣还能给身体“除湿”,吃辣味食物有助平衡寒热,对健康有益。

     提醒大家,夏季人们常吃的西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茄子、萝卜等果蔬,都属于寒凉性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脾胃,轻则胃脘不舒,重则胃疼。

     真相四补水不能只靠白开水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热时补水不能只靠白开水。

     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不仅水分含量高,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多种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处。

     真相五降火不能全靠吃苦

    

     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舒张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觉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吃些苦瓜、野菜,喝苦丁茶等苦味食物来下火。

     实际上,这些苦味食物多适合泻肝胆、胃肠之火,如果有喉咙疼痛、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可以适当吃点“苦”,而对于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则不适用

     另外,吃“苦”也要适度,过多食用苦味过重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此外,脾胃虚寒者、幼儿、孕妇都应慎食苦味食物。

     真相六没胃口能靠饮食调

    

     一到夏天,很多人的胃口就被酷暑给“剥夺”了,有些人就选择干脆不吃,但导致每天都精神不振、身体乏力。

     其实,没胃口时也要吃点东西,有些食物有助刺激食欲。

     猕猴桃、柠檬、番茄等酸味果蔬就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调料也能起到刺激食欲的作用,如醋、葱、姜、蒜等,使人胃口大开;

     松软、水分含量高的食物相对容易消化,如面食、粥类,胃口不好时可选择此类食物。

     真相七凉茶并非人人适合

    

     炎炎酷暑,凉茶受到了很多人追捧,但作为药食同源的一种饮品,凉茶中有大量中药熬制的成分,因此喝时要看体质。

     内热、火气重的人多表现为口舌生疮、嘴角溃烂、失眠多梦、口干口渴等,应该喝清热解表茶,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芩等;

     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的人应该喝清热润燥茶,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

     湿热气重、口气大的人多表现为口苦、口干、口黏等,应该喝清热化湿茶,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土茯苓等;

     其他人群寒性体质人群、老人、幼儿、月经期和产褥期女性都不宜喝凉茶。

     真相八水果不能当饭吃

    

     很多人认为水果不含脂肪,能量低,夏天用来当饭吃,还能减肥,但事实上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物,由于味道甜美很容易吃得过多,其中的糖易转化为脂肪而堆积。

     另外,人体所必需的另外一些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水果中含量甚微。

     长期用水果当正餐,会引起蛋白质和铁的摄入不足,从而引起贫血、免疫功能降低等现象。▲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版权。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商务合作:(010)65363768

     内容合作:(010)65363791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