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在家安装监控看婆婆带孩子,看到最后,媳妇实在忍不住了…
2016/3/12 豆联健康

重庆一位54岁的卢阿姨客厅里,一个多月前安装了一台实时监控器,监控那头,儿子和媳妇随时能观察到家里的一切…
这并非卢阿姨想走高科技路线,监控器是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媳妇,因为太思念女儿妞妞所安。但很快,监控器的作用就变了味:儿媳妇开始不停挑剔卢阿姨带娃的“陋习”,婆媳间此后矛盾不断,这部监控也成了卢阿姨的“心病”。
卢阿姨是一名退休的食品厂工人,7个多月前,儿媳妇沈小惠产下了孙女妞妞,让独居多年的卢阿姨满心欢喜。
今年26岁的沈小惠告诉记者,生完妞妞3个多月后,她就回去打工了,妞妞就全权委托给了卢阿姨照顾,“虽然我们时不时给婆婆打电话,但是看不到孩子,太挂念了。”沈小惠说,婆婆用的是老式手机,无法使用微信或者网络视频来让小俩口与孩子面对面。
1个月前,小俩口回家过春节,儿子方华就带回来了这么一个监控器,安在了客厅里,只要通过小夫妻的手机软件,就能随时随地看到孩子。儿媳妇说,有了这个监控器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妞妞,她只要一有空就要摸出手机盯着看。
儿子也说,看到这个监控让老婆这么高兴,他一度觉得自己很高明。而卢阿姨说,知道儿子和媳妇随时能看到自己,她也感觉很安心。
没想到监控器带来的快乐很快就消失了,婆媳之间的大战随之衍生。
“妈,你不要一直亲孩子的脸,大人的口水沾她一脸,对她不是很好。”监控开启没两天,沈小惠就来电话给卢阿姨提意见,卢阿姨心里有些不爽,觉得媳妇竟然干涉自己与孙女亲昵。
“妈,尿不湿一定要用,不要给孩子用尿布了,虽然贵点但对孩子身体好啊。”不久后,沈小惠又来电提出新意见,卢阿姨直接还嘴:“你老公我都这么带大的,身体有哪点不好了。”
“妈,今天看监控,你给孩子穿得太多了吧,别把孩子捂着了,容易生病。”前两天,随着重庆气温变暖,沈小惠又提出了新的意见,指责卢阿姨不该继续给妞妞裹得这么严实,卢阿姨气得直接挂了电话。方华说,电话那头,沈小惠也气得跺脚,认为婆婆带娃的方式太不科学,还不进油盐。

卢阿姨说,墙上的监控(红圈处)
让她带孩子时感觉非常不自在
卢阿姨说,随着媳妇的指责声音越来越多,每天置身监控器下的她开始感觉越来越不自在,前几天和媳妇争执后,卢阿姨一度用抹布把监控器遮盖了起来,“不想让他们看,烦死我了。”
但儿子方华又不停地打电话来劝解,说沈小惠看不到妞妞就整日郁闷不已,希望卢阿姨恢复监控画面,于是,卢阿姨又撤掉了遮挡的抹布。
3月5日,当卢阿姨又用尿布替代尿不湿,被儿媳妇捕捉到了这一画面后,婆媳二人又引发了一场争吵。直到记者采访时,监控器电源此后一直被拔掉,婆媳二人仍在冷战中。
现与丈夫方华同在东莞一家电子配件厂打工的沈小惠告诉记者,婆婆全职带娃,这份辛苦她看在眼里也很感动,但是婆婆带孩子的方式,确实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母亲的本性就是保护孩子,我也不想惹婆婆生气呀,要不,你帮我给婆婆道个歉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沈小惠叹息地说道。
卢阿姨告诉记者,她现在一坐在监控器下就感觉到紧张,实在是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了。

著名教育专家、原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肖力平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亲子教育,如果父母不能在孩子身边,便要信任长辈,双方不要产生分歧,影响孩子成长。
就现在的情况看,媳妇虽然提出了很多科学建议,但说法太过生硬,让独自带娃的卢阿姨感觉无所适从。首先,建议双方约定打开监控器观看孩子的时间,其次,如果媳妇发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老公之口进行委婉转达,毕竟,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氛围最重要,也有利于婆媳关系的改善。
提醒大家在感恩父母帮我们分担压力的同时,也慎重对待以下老人带娃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尽量避免~
1、迷信思想重
有一个奶奶,说自己的孙子命里缺金,立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个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点丢了性命;还有一个奶奶,新得了孙子,高兴极了。要按照“习俗”用钱给孩子洗澡。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个不止。
2、追着孩子喂东西
在幼儿园里,在游乐场里,孩子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里塞一个水果。在老人看来:只有这个时候,孩子不会轻易抗拒,塞一个,孩子就会吃一个。吃一个,就算一个。老人做得对不对呢?实际上这个小小动作极易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有些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他的注意力不好?实际上就跟他小时候一点一滴的这种“被打扰”有关。
3、孩子摔倒却追究桌子的责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赶紧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宝宝,打它……”这是育儿还是害儿呢?这样的教导,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也终究会变得自欺欺人。
4、给孩子穿过多
老人怕冷,于是他们也习惯地给孩子穿很多。结果孩子一运动,就容易出汗,汗凉了,孩子一热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5、限制孩子探索的乐趣
老人最常跟孩子说,慢点跑,别摔着。一岁半以后,其实经常是爷爷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烟就没有了。于是老人害怕:我干脆就抱着他好了。经常抱着孩子会导致什么情况?一旦会走路的孩子,反而不愿意走路了,老想让大人抱着。孩子也会形成了不敢冒险的意识,前面有危险,还是呆奶奶身边好了。这样很容易养出胆小的孩子。
6、毫无节制地给孩子吃零食
孩子一哭闹,什么糖、汽水、零食都给孩子吃了,疼爱孩子到无节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么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剂会损害孩子的大脑。
7、帮孩子穿衣穿鞋
现在很多好多孩子三四岁了,都不知道怎么自己系鞋带,不能穿衣服。老人说孩子小,大人应该帮忙,或者说孩子穿得不对,出去会让人笑大人没尽责。但实际上孩子学穿衣穿鞋有个过程,犯错多了,慢慢的就会自己纠正。老是帮孩子穿,孩子没机会犯错、也没机会纠正,自然就不会了。
8、随口给孩子许下承诺
“你将这碗饭吃了,奶奶等下带你去买糖”,“你去睡觉,爷爷明天带你去公园”……结果,孩子欢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觉了,但是爷爷奶奶故意将承诺忘记了,或者干脆说“下次再给你买”,“下次再带你去玩”,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被骗多了,会养成怀疑的习惯,逐渐地,也学会去骗别人。

@绿萝花:真是太搞笑了!这人有本事自己带孩子啊...
@abcde:我们家也因为长辈带孩子的事情特别烦恼,真是没办法!
@你说啥就是啥:我觉得还是她婆婆的问题,你就改改,每人各让一步嘛!
@你是个菠菜:要我说就不应该安这个监控,她老公才是猴子请来的逗B ...
一声叹息……你怎么看这事?
婆婆媳妇都是为了孩子好,
退一步海阔天空,同意的戳Zan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领取早教资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豆联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